遵义市:深耕“五字经” 全力打好养老反诈宣传主动仗

来源:国际在线    2022-07-15 13:19
来源: 国际在线
2022-07-15 13: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贵州省遵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贵州省委安排部署,着力在“优、广、新、精、实”上下功夫,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全力打好养老反诈宣传主动仗。截至目前,全市立涉养老诈骗案件280起,破案261起,追赃挽损5356.4万元。

组织架构“优”,全力打通宣传“主动脉”。自全国、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后,遵义市立即对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迅速搭建“1+15”的市县两级宣教工作架构,全力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工作合力快速形成。同时,抽调专人组建专班,明确宣传重点,各地各单位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大力挖掘特色经验,有力推动全市宣传工作实现以点带面、以面覆域,做到各系统各领域全面发力。

覆盖范围“广”,全力搭建宣传“主阵地”。遵义市养老反诈宣传行动始终坚持“重点突出老年群体,全面覆盖广大群众”的原则,紧扣老年群体生活实际,采用“传统+新型”双管齐下宣传途径,通过发放宣传册、印发倡议书、开设反诈讲座等形式,在点对点、面对面对老年群体开展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制作发布宣传片、短视频、典型案例,开展网络问答,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反诈”的宣传氛围,在全市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强大攻势,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线。目前,全市宣传共覆盖650余万人,组织宣传活动2000余次,发放宣传品60余万份,发布宣传稿件1000余条。

内容形式“新”,全力做强宣传“主引擎”。高度重视创新宣传内容形式,注重提升养老反诈宣传的新颖性、吸引力,有效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为依法打击、规范整治筑牢坚实群众基础,为扎实推进专项行动提供强大动力。全市各地立足本地实际,创新特色做法,深入开展反诈宣传,通过组建专项行动宣传队、组建“移动夜校”老年宣讲组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同时依托“红城微家”平台,积极发挥基层自治优势,让广大群众充分吸收反诈知识,提高反诈能力。

业务素质“精”,全力组建宣传“主力军”。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结合政法信访系统“大走访”活动,让广大业务精、素质高的政法信访干部、网格员、联户长化身养老反诈的知识宣讲员、疑问解答员、信息收集员,着力推动专项行动宣传进广场、进公园、进超市、进社区、进家庭,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进一步提升养老反诈宣传的精准性、精细性、有效性。

宣教效果“实”,全力奏响宣传“主旋律”。坚持把能否有效发动群众支持参与作为检验专项行动宣教实效的重要依据,全市各级平台广泛宣传报道中央政法委在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信箱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的便捷举报渠道,动员群众举报相关线索,有力落实保护举报措施,市专项办及时牵头开展核查、反馈,营造了全社会反诈防诈的浓厚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反诈防诈合力,为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打下坚实基础。(贵州省委政法委供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