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收费还须严格监管 严防各种形式的违规行为

暑假来临,各地对校外培训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校外培训收费管理是监管重点之一。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正规培训机构、规范签订合同、专用账户缴费,是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步骤。

校外培训收费还须严格监管 严防各种形式的违规行为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7-21 09:21
来源: 经济日报
2022-07-21 0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暑假来临,各地对校外培训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校外培训收费管理是监管重点之一。

近日,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指导手册》,明确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手册还明确了退费原则:学生家长在课程开始前提出退费的,机构原则上在5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在课程开始后提出退费要求的,应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费用,其余费用原则上在15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

其实,一次性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费用的要求,在去年出台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已有明文规定。规定指出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目的就是有效预防“退费难”和“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通知还要求设立预收费风险保证金,开立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入的保证金作为培训机构履行培训服务承诺和退费的资金保证。同时要求加大对培训收费专用账户的监管力度。

目前,不少地方都设立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专用账户,并对外公布信息。沈阳市教育局还与银联商务辽宁分公司合作建立“沈阳教培”平台,对校外培训机构预付学费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学生家长均需通过统一缴费通道缴费,以保证预付费安全。学生和家长不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找正规培训机构,完成选课、购课、销课等操作,还可对培训课程、培训服务、师资等情况进行线上点评。这种模式不仅方便学生和家长选择正规培训机构,还能很大程度确保预付的培训费用安全。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正规培训机构、规范签订合同、专用账户缴费,是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步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培训机构为逃避资金监管,可能会采取打折促销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超期超前购课甚至大量囤课。广大学生和家长要擦亮双眼,严防各种形式的违规行为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李丹)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