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固酿中心专家佘远斌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来源: 中国网
2022-07-29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正式公布2022年新晋院士名单。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知名绿色化学与精细化工、食品安全与应急管理专家,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固酿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专家佘远斌成功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图片 3.png

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市(德国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中心),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在欧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现有425名院士成员,包括320名正式院士和105位通讯院士,其中有5名院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另有30多名院士是欧洲知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学院目前在德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匈牙利、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立陶宛、乌克兰、日本等世界33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科学院充满着活力,成为有科学志趣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院士合作的科学家和专家的欧洲吸引力中心。

此次佘远斌教授的成功当选,是对其多年来辛勤工作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对佘远斌教授科技创新和杰出成果的高度认可!

图片 6.png

佘远斌教授长期从事绿色化学与精细化工、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仿生催化烃类选择氧化绿色合成精细化工中间体及产品、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乙烯、固体废弃物(废盐)资源化利用、食品安全与真实性检测及溯源、应急管理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8项)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260余篇;获授权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发明专利70余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0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5项。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高峰论坛(IFSN)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佘教授团队深入贯彻“四个面向”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开展绿色化学、精细化工、食品安全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对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食品安全与真实性溯源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食品外源性有害物重金属、农残、霉菌微生物等以及食品真实性检测中存在的“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等瓶颈问题,采用纳米卟啉、纳米金属材料、量子点等构建系列可视化传感器、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等方法用于食品中外源性有害物及高端白酒、茶叶等特征标志物真实性检测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先后获得2018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片 1.png

自2016年以来,公司与佘教授团队以项目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围绕产品品质、安全及溯源等内容深入开展研究,在酒类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共获得重要科研成果19项,含受理发明专利10件、授权发明专利1件,科技论文8篇,联合培养博士1人。2020年,在国际学术期刊《Sensors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的《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based on silver deposition of gold nanorods for discrimination of Chinese white spirits》,通过对纳米材料用于产品风味物质识别机制的研究,实现了基于纳米可视化方法对不同种类别的快速有效识别。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公司与佘院士团队联合培养的贾俊杰博士。同时,公司邀请佘教授担任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专家,指导国家工程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工作。

未来,公司将依托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优势,与佘教授团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专家智慧,指导和推动固态酿造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