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贵州省毕节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宣传教育防范养老诈骗,打好“1234”组合拳(即:明确“一个中心”、统筹“两个层面”、聚焦“三个方式”、呈现“四个特色”),持续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工作提质增效,着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明确“一个中心”
明确宣传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印发《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工作方案》,为在全市范围内持续营造强大舆论声势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市有组织地开展宣传活动2037场次,宣传报道先进典型17个。
统筹“两个层面”
统筹市级层面,设宣教组在毕节市委政法委,由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1名副主任分管,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宣传组织领导力量。目前,召开安排调度会4次,下发工作提示8次。统筹县级层面,比照市级成立宣传组统筹辖区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开展宣传,着力营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浓厚氛围。
聚焦“三个方式”
用好线上宣传,统筹全市政法单位、成员单位和市县两级新闻媒体,通过制作短视频、拟写稿件、开设专栏等方式,在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养老诈骗举报平台、举报电话、案例和防范措施等,努力让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深入人心。目前,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2700余个,发送预防诈骗手机信息965万余条。毕节市策划拍摄的原创视频《这些骗爸妈的套路,别信!速转“相亲相爱一家人”群》是贵州首批得到中央政法委采用的宣传作品。
毕节市委政法委策划拍摄《养老诈骗之“温情行骗计”》被中央、省级媒体的采用。同时,市委政法委动员电视主播、旅游宣传达人、老年协会、法检公宣传员等30余人参与制作原创视频,在全市各类媒体持续转发宣传。用好线下宣传,全市各主要路段、人员密集区域通过LED显示屏播放、张贴宣传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宣传进社区、进超市、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目前,制作纸质宣传册83万余册、各类宣传标语(横幅)4.98万条。用好多渠道宣传,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作用,发动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人员、网格员、联户长积极转发扩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举报通道,结合公开宣传的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全市政法单位结合“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组织政法干警进街道、进社区、进村组、进农户开展现场宣讲活动。最大限度拓宽宣传范围。
呈现“四个特色”
印制有12337养老诈骗举报平台二维码口罩分发平安毕节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利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政法信访系统大走访以及各类宣传活动,向群众分发口罩并现场教学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12337 ”实际操作。
目前,全市发放印有12337养老诈骗举报平台二维码的口罩16万个。专题策划拍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视频30余个, 通过全市各级各类新媒体持续发布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效果。
组建专门宣传小分队,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歌》等方式,把养老诈骗宣传内容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加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宣传。同时,结合毕节少数民族元素,将汉语歌词找专业人士翻译成彝、苗等少数民族语言歌曲来演唱。目前,开展演唱会100余场次、篝火晚会40余场次。充分发动志愿者、网格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力量,利用各种方式深入群众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社区定期组织新型反诈宣传活动,采取让群众从“学习者”变为“授课者”的宣传方式,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努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坚决守住老年人“钱袋子”。(贵州省委政法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