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七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圆满结束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2-09-15 15:18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2-09-15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9月8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主办,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创建于2016年,致力于推广国内外软件成本度量优秀实践案例和传播国内外软件度量领域的前沿技术及方法,是国内首个专注软件成本度量实践案例和技术分享的专业盛会。作为国内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大学、协会和信息化咨询/设计/监理/测评机构的100多位行业专家和用户代表参会交流。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到场参会并为大会致辞。付晓宇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发8号文》等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坚持应用牵引、市场主导、价值驱动、生态优化、开放包容的原则推进软件成本度量、软件造价评估、软件价值评估的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国标《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与落地实施,大力推广CCEP《软件成本度量师》认证培训,培养更多的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人才,打造专业的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机构,促进软件成本度量行业生态“良性发展”。

本次大会还得到了软件度量领域内著名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ISBSG(国际软件基准比对用户组)、NESMA(荷兰软件度量协会)、COSMIC(国际通用软件度量协会),向大会发来致辞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大会主题演讲时段,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首席度量专家白溥、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任志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信通所分析评估研究室业务主管余晟川、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业务部总经理李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张奎博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资深专家高巨超,分享了《2022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中国石化投资预算一体化管理体系》、《国家电网数字化项目成本度量支撑体系》、《成本度量助力数字化项目高质量建设》、《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成本估算成熟度模型及愿景》等精彩内容。

  大会成果发布

发布2022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SSM-BK-202209)

本次大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SSM-BK-202209),基于CSBSG数据库中所有可信度为A和B级的22027套国内软件项目数据分析得出。所有数据均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数据覆盖了政府、金融、电信、交通、能源、制造、医疗等行业领域,软件项目规模大小从100FP(功能点)到65000FP(功能点)不等。

2022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主要包括全行业生产率、分行业生产率、维护型开发生产率、缺陷密度、交付质量、工作量分布、国内部分城市人月费率、功能点单价等核心基准数据,另外报告还针对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2018)定义的软件研发成本计算模型,更新了相关调整因子及取值等行业关切的核心数据。

发布《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

随着国标《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发布、应用和推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一直致力于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解决软件造价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劳动效率(人工评估的效率低)、组织效率(基准数据及过程数据支撑不足)和行业效率(软件造价评估的一致性差)的难题,并推动国标落地过程的标准化,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组织专家团队并联合相关研发机构,5年磨一剑,在本次大会上正式推出了《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

《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旨在将人工评估的经验和数据转化为AI模型,再辅以SAAS平台和强大的评估数据库的支撑,帮助评估人员有效降低评估难度,提升评估评估效率,进而提高行业整体造价评估水平。《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以深度NER技术为核心,AI训练数据均来自行业一线权威评估师的实践(共计10.8万条功能点评估数据,覆盖800个不同行业和企业),产品内置了国标中的软件研发成本模型、计算公式、相关调整因子参数模板及最新版的行业基准数据(SSM-BK-202209),从而能够有效解决软件造价评估工作落地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问题。

《软件成本智能化评估工具》目前已完成产品的开发及内测工作,预计于2022年11月上线试运行,并于2022年12月启动邀请用户试用工作,敬请期待!

2022年度《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以及本次大会的演讲材料,将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的官方公众号“SSM系统与软件度量”中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