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鑫诺发布《河北专升本考情白皮书》

来源:大众网    2022-09-29 10:50
来源: 大众网
2022-09-29 1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是河北专升本考试快速变革的一年,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1万大关,招生人数呈扩招趋势但录取率持续下降,加之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让更多专科生选择专升本从而逃避就业难题。佳鑫诺依据2022年河北专升本考试情况及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学员数据,于近日发布了《河北专升本考情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希冀以资23届及其后河北专升本考生借鉴。

  招生计划持续扩招,未来几年或将持续走高

2020年-2022年,连续3年全球都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在此大环境下,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总体稳定,教育部出台各项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2020年初,教育部宣布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河北省也随即响应并严格落实该项政策。《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河北专升本招生人数翻倍扩招,由原本的14000人扩招至28000人;2021年,招生计划小幅增加,为28170人;2022年持续扩招,比2021年增加4040个名额,招生计划为32210人。

  图1 2018-2022河北专升本招生计划变化折线图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从目前全社会就业情况来看,未来几年河北专升本扩招或将持续。而学历提升作为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不断影响专科学生的心智与未来选择。

考生人数突破11万大关,2023年或将高达13万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成了一个社会共性热点话题,尤其是近三年疫情的原因,市场不景气,就业形式严峻,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专升本、考研等学历提升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

  图2 2018-2022考生人数变化折线图

这一点,在河北专升本考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从图2《白皮书》数据中我们看到,河北专升本考生人数已经持续增加5年。2018年考生人数将近4.0万,2019年5.0万,2020年5.5万,2021年7.8万,2022年河北专升本报名考生人数突破11万大关(2021、2022年考生以实际座次安排数据统计),创造了新的历史值。

根据河北省各高校招生人数来看,2020级入学大专生(即2023年河北专升本考生)为22万之多。按照每年以25%的增长比例计算,2023年河北专升本考生或将高达13万,这也是河北专升本考生所将面临的现实情况。

录取率回落、分数线上涨,上岸难度提升

2016年-2019年,河北专升本考试录取率连续四年下降,2020年因翻倍扩招,录取率直线上升,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2022年又持续下降,逐渐回归到25%-35%左右。实际上,2019年是河北专升本考试最难考的一年,但随着河北专升本考生人数的暴增,个别专业的录取率依旧很低。

  图3 2016-2022 录取率趋势图

《白皮书》分析指出,分数线上涨也将是摆在河北专升本考生面前的一座大山。2022年河北专升本考试一共76个专业(联考专业视为一个专业)参与招生,其中58个专业分数线上涨(不包括2022年2个新增专业-口腔医学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无变化,13个专业分数下降,河北专升本考试未来上岸难度可见一斑。

  图4 2021-2022专业分数线对比表

备考前置已成现状,“卷”成升本主流词

“卷”,是2022河北专升本考生最直观的特点,备考战线的拉长、考生人数的暴增、分数线的提升等,刺激着所有河北专升本考生。

从目前的备考情况来看,更多同学在高考结束后就开始了解河北专升本考试,确定专升本专业,并前置专升本备考学习。由此可见,“卷”已经成为了河北专升本考生备考的主流词。

合理规划升本学习,才是破解内卷的良方

《白皮书》指出,科学合理的备考规划才是破解考试内卷的关键。佳鑫诺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的编委老师由一线教师、教研、市场团队老师组成。根据大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年龄特点,描绘专科生学情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在《白皮书》中系统总结了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方法论精细化到每个学年每个阶段如何科学规划专升本学习;《白皮书》中特别涵盖了专业分析、院校介绍等实用性信息,帮助备考考生提前了解所考专业详情;考试政策、分数线变动、招生计划等重要信息在本书中亦皆一目了然,同学们可对标个人学情现状,合理制定升本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专升本备考学习。

近三年,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任何考试都会视疫情防控形势而定。23届、24届甚至25届考生仍然可能会面临考试政策推迟发布、考试时间推迟、考试地点变动等突发状况。对于专升本考生而言,不仅要适应这些变化,更要调整好心态,戒骄戒躁,坚持到底。未来的升本考试将会继续呈现持久战、高强度的态势,唯有坚定信念,不畏挑战,愈挫愈勇,才可能成为升本彼岸的胜利者。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燕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