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管工作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采取“158工作模式”推进城管进社区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158工作模式”,在社区设立1个工作站--“城管工作站”,推进法律进社区、宣传进社区、职责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执法进社区5项内容,组织城管、住建、司法、园林绿化、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业主8大主体力量进社区。不断提升全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零距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服务品牌。
一、夯实基础,高标准打造城管工作站
城管进社区这样一项崭新的工作,要在起始阶段取得一定突破,夯实基础是前提。为此,槐荫区在全区高标准统一制定了城管工作站的标识标牌、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普法手册、巡查台账、制度上墙等规范性文件,通过明确岗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建立完善市民诉求首接负责制、集中会商制、效能问责制、联络联动制、专项攻坚制等制度,使城管进社区工作做到统一、规范、有章可循。全区105个社区全部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站,实现100%全覆盖。将城管执法队员、环卫管理员、红色物业指导员、园林绿化员、司法调解员、数字化网格员、路长等人员全部编入社区工作站,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百米”。同时鼓励各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辖区工作实际,重点打造1-2个特色城市管理工作站,积极创新,借势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美里湖街道依托城管工作站,启用“城管+”多警种联勤模式,重点打造“城管+公安”“城管+商量”“城管+社工”“城管+志愿者”为的特色“城管工作站”,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多赢”局面。
二、深入发动,多形式开展社会化动员
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城市管理基础打牢了,城市的市容环境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槐荫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进社区、宣传进社区、职责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执法进社区等活动,增强市民学法、守法的意识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夯实城市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7月8日,道德街绿地新城城管工作站联合区园林局开展造绿爱绿法制普法活动;10月8日,闫西社区城管工作站联合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举行垃圾分类有奖问答及有害垃圾兑换社区宣传活动;11月2日南沙社区城管工作站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合区水务局利用2天时间修好污水管道;11月6日南辛庄济微社区城管工作站联合驻地政协委员、城管局、济华燃气公司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活动,普及燃气安全、免费为居民更换燃气报警器……截至目前,槐荫区开展城管进社区“五进”活动160余次,变各部门“单兵作战”为多部门“协同作战”,变“问题找上门”为“出门找问题”,及时处置市民群众反映的问题5000余件,实现了“解决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问题”,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管工作站的为民性、便利性、有效性,提高了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智慧赋能,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
槐荫区积极拓展智慧城管平台覆盖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技术投入,努力实现市、区、街办和社区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兴福街道办事处锦绣衡园城管工作站位于2022年新交付的小区内,投资30余万元建设智慧城管工作站,购买了六旋翼无人机用于日常巡查,进行实时传输图像,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化联动管理,提高了处置效率。美里湖街道办事处依托大数据、人脸识别、5G技术构建的西沙名苑VR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做实一人一档、一房一档、一车一档社区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一网统管、一屏通览”,通过视频监控对乱贴乱画、乱扔垃圾、高空抛物、乱搭乱建等行为实现了全方位管控,打造了“无八乱”社区,社区管理更科学、更精细、更智慧,社区运作更高效、更安全、更细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槐荫区从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城管工作站”,切实解决居民身边事、眼前事,确保居民反映问题“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真正把城管工作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以红色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满意城管建设为目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力量!(王訾怡)
(王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