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回眸,留下风光无限

来源:大众日报    2022-12-15 14:03
来源: 大众日报
2022-12-15 14: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黄河入海前的一次浪漫回眸,造就了广袤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美丽渤海湾。

北观沧海,南揽群岳,“黄河之滨,渤海之洲”。

在滨州与海相拥的地方,向北,向海,向未来,这里就是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

北海是一部厚重的书。这部书传承文明,记载文化。北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的“四海”之一。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均有“北海”的踪迹。北海盐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自古流传着“旱了有盐,涝了有船,不旱不涝种良田”的谚语。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北海为齐国属地,据《管子》记载:“暮春之初,北海(即渤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北海的永利盐场在宋代已经非常有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建设的31个港口,其中黄河港即为现在我区的滨州港。千百年来,盐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奔流不息,交织交融。

北海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北海空气清新,是滨州乃至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县区。世界三大贝壳堤岛之一的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于我区西北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这里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并且有大量野生动物资源,45种鸟类在这里越冬、栖息、繁衍,是人们走近生态、回归自然、参与体验的理想之所。近年来,精心打造的黄河故道湿地公园,黄河风情,古韵水街,将一幅北海版的“清明上河图”悦然水上;凤鸣鸟类公园,百鸟翔集,水波荡漾,将一幅“工笔花鸟画”映入眼帘。

北海是一座通达的桥。这座桥穿山越海,联通世界。北海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北靠京津,与胶东半岛、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滨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素有“南有邹平,北有北海”之说。北海与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滨州港一类开放口岸获批、沿海高等级公路、秦滨高速、滨港铁路二期、京沪高铁二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海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对接优势越来越足。

北海是一首奋进的歌。这首歌歌声豪迈,振奋人心。今年以来,北海面对新冠疫情多发散发不利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速、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民营企业实交税金增速,创出七个“全市第一”。北海犹如一叶轻舟,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航线中流击水、破浪前行。

北海是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环境舒适,宜居宜业。着力打造“精致北海”,全力优化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座学校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条条水系纵横交错,北海人民医院正在加快推进,一个面积50平方公里的滨海城市已基本成形。近年来,北海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便民服务,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感、满意度和便捷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94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好评率达100%。

北海更是一座产业之城。这座城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北海土地资源丰富,拥有23.76万亩建设用地、29.83万亩未利用地、80万亩浅海渔场和沿海滩涂以及382万千瓦的风光资源。中国东部最大凝析气田、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中海油渤中19-6凝析气田项目在北海登陆。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北海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宝地”。建区12年来,北海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打造出化工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海洋6大优势产业,招引了中海油渤中19-6凝析油气资源开发项目、魏桥北海产业园、远景集团零碳产业园和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法国圣戈班、美国空气化工、韩国载元等一批外资企业入驻。高端铝产业作为北海第一产业,预计2030年,北海高端铝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一座千亿级铝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正在加速成型。

如今的北海,天蓝水清、绿意盎然、环境优美,为人民提供了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这片居住、创业、旅游的圣地,正在成为黄河三角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海人正发扬吃苦耐劳、担当奉献、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北海精神”,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阔步而行。滨州北海正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和豪迈的情怀静候着四方宾朋的到来。

北观沧海,海纳百川。北海,海的回眸,留下风光无限……(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张博 记者 程芃芃 报道)

责任编辑: 程芃芃

 

(程芃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