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警联动 多策并举 瓜州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 大众网
2022-12-16 14: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加快创新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动态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瓜州县公安局按照上级党委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社会治安实际和公安队伍状况,充分调动全警力量,人防、技防多管齐下,努力探索动态社会环境下的新型警务模式,着力构建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网建设,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科学调整警务部署,实行网格化布警巡逻,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摆上街面、摆在案件多发、群众需要的地方,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提升群众安全感。一是充实路面警力。继续坚持“一级勤务”机制,在组织值班警力参与城区夜间巡逻防控、街面警务站值班值勤之外,整合交警以及周边警力资源,开展路面交通疏导、执法执勤,对重要路段、重点地区加强巡逻值守,有效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实行网格化布警。根据城区人口数量、面积大小、治安状况、道路分布等情况,结合疫情防控,合理划分巡逻防控区域,科学配备街面巡逻力量,24小时囤警街面,在动态巡逻中接受警情指令。三是提高防控实效。将车巡+步巡有机结合起来,穿插进行,动静结合,互为补充,保证整体巡逻防控效果最优化。

二、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当前突发性、敏感性案件不断增多的治安形势,瓜州县公安局进一步充实应急处突力量,加强特警装备建设,强化指挥调处工作,完善应急处突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以快制快、反恐处突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突专业力量建设。我局组建起一支由机关、交警、派出所、特巡警为主要力量的应急处突队伍,配全单警装备、警务用具,立足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同时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与武警开展武装联勤巡逻,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工作。二是强化指挥调度工作。充分发挥“天眼工程”视频监控系统、GPS定位等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接处警流程,建立点对点、扁平化、可视化指挥模式,一旦发生警情,指挥中心可根据GPS定位和视频监控,就近指派警力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现场视频指挥调度。三是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预案,明确方法原则、指挥体系、等级响应措施,加强红蓝对抗、跨区域拉动实战演练,实现一点突发、多点支援、整体联动、高效处置,切实提高常态应急处突能力。

三、加强视频监控网络建设,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充分利用现代视频和信息化技术成果,坚持硬件软件并举,建设与应用并重,由城市向农村拓展,大力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效提高了城乡技防建设水平。一是强力推进“天眼工程”、“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近年以来,我县共设立高清探头1900处,涵盖重点路段、内部单位等各个方位,全部联网运行,畅通率保持在85%以上,实现每天24小时巡查监督,有效打压了犯罪空间。二是强力推进联网工程。全县46家中小学、幼儿园、寄递物流、加油(加气)站、网约房等全部接入系统,第一时间掌握数据情报,实现网上督查监督。三是强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瓜州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实地勘探,强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智慧安防小区58个,通过视频监控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2人,抓获在逃人员3人。

四是加强社区防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坚持基层第一,大力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强化重点人口、重点区域管理,持续排查社会治安乱点,有效夯实了平安瓜州建设根基。一是强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组织广大警务区民警深入社区、深入单位、深入农村,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管理,督促落实内部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维护基层社区平安。二是强化重点人口管理。对有现实危险和暴力恐怖动向的高危人员、监外执行罪犯、有前科劣迹和报复社会动向的重点人员、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等,逐一纳入视线,落实管控责任,严防失控漏管、危害社会。三是持续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深化重点预警机制,对案件高发的社区、村组、楼院、行业等治安重点区域滚动排查、滚动挂牌、滚动治理,推动社会治安面貌持续好转。

  (吴晓旭)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朱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