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尉氏县:胡萝卜“红”产业为农业绿色发展添翼

来源:中国网    2022-12-22 11:09
来源: 中国网
2022-12-22 11: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下正值胡萝卜成熟期,在河南省尉氏县十八里镇十八里村的一片农田里,数十名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着,将一个个颜色鲜艳,大小匀称的胡萝卜从沙土地里拔出,去缨、装袋、装车,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胡萝卜常有“小人参”的美誉,且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对眼睛非常好。随着乡村种植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发展规模种植和特色种植,每年11月份到12月份,大片的胡萝卜成熟采收,小小的胡萝卜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金萝卜”。

“我们这里的土地沙性好,种出来的胡萝卜品相好、甜度高、营养丰富。我在俺村包了上百亩地,还在其他乡镇包了上百亩,都种的胡萝卜。这几天气温下降了,再不采收影响品质,而且近段时间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我赶紧联系大家来采收。”村里相关负责人刘瑞杰说道。据她介绍,种植胡萝卜不仅给自家带来明显收益,还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增收,除每年忙碌的采收期人力需求量较大,在种植管护过程中也会有村民长期劳作,刘瑞杰会根据市场平均薪资水平按时付薪,根据整体收益情况给村民发部分奖金。

胡萝卜采收装袋后,由事先下订单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来回收运输,销售渠道畅通,收益也很有保障。“这边一百亩采收完,就该去收另外的地里了,等都收完就能直接拉走销售了。”刘瑞杰边装胡萝卜边说。

近年来,十八里镇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农产品种植,多次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助种养殖大户和合作负责人增加专业知识,提升种养殖本领,另外,镇政府还通过种植奖补、建设温室大棚等政策鼓励农业种养殖高质量发展,以农业发展助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杨梦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