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勾招聘发布《2022数字科技人才招聘白皮书》 全面解读数字人才市场新趋势

来源:中国网    2022-12-26 14:42
来源: 中国网
2022-12-26 14: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拉勾之夜·2022中国互联网年度TOP雇主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盛典除了颁布卓越、领先及新锐等各类TOP雇主榜单外,拉勾招聘调研了1800多家企业和超4300位数字化科技从业者,首次对外披露《2022数字科技人才招聘白皮书》。

拉勾招聘从求职端和用人需求端解读数字科技领域人才市场趋势,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对行业的见解。

  职场人跳槽观望情绪浓厚创15年之最,求职者躺平背后最关注个人成长

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2022年求职者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拉勾招聘CEO章维用3个关键词进行总结:观望心态、成长机会及共进退。

“观望心态”映射了当下求职者的普遍状态。《2022数字科技人才招聘白皮书》显示,求职者的观望情绪非常浓厚,90%求职者认为目前并不是跳槽的好时机。章维称,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15年以来最保守的一个数字,整个行业的流动性大幅降低。

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沙场的”老炮“,均追求“成长机会”。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第一批00后步入职场。虽然面临找工作难问题,但是毕业生求职的第一诉求仍然是成长性,00后最在意工作内容带来的意义感及价值感。高年资的职场人士同样重视企业的软性因素。《2022数字科技人才招聘白皮书》调查显示,35岁左右的高P用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在选择雇主的时候,优先关注雇主口碑,看重企业文化。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企业调整组织架构并非新鲜事,“共进退”反映了职场人相对理性客观的态度。在参与拉勾招聘调研的4300多名求职者当中,有49%的求职者表示理解企业经营的压力,个人可以接受取消福利,愿意与企业共进退。

章维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多元的职场。当躺平成为媒体高频词的同时,有更多人依然充满着对成长的坚持,以及对未来的相信。”

数字化拉动就业市场供需两旺,90后求职者更青睐国央企

宏观经济疲软,疫情多点散发波及面广,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承重前行,积极调整战略布局。

企业家关注组织效率提升,同时也去边缘保核心,聚焦企业的核心业务。从就业市场的表现来看,雇主招聘需求相较往年明显下降,企业需求端呈现3大趋势。

2022年与重重挑战并驾齐驱的是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随着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推进,行业内不断涌现更多领军企业,更多数据资源价值被挖掘,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其中国央企对于数字化科技人才,出现了供需两旺的现象。拉勾招聘调研数据显示,国央企技术类职位需求增长明显。在人才供给端,2022年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供需比也出现数倍的增长,特别是90后求职者对国央企更为青睐。除了国央企以外,数字化科技浪潮也席卷国内新消费、大文娱、体育等行业,相关就业机会备受求职者欢迎。

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供给增加HR招聘难度不减

今年不少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应对经济下行趋势,减少职位需求,求职者之间竞争加剧,但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HR招聘难度不减。章维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从批量增长进入去肥增瘦的阶段。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提升,企业用人要求更精进。64%的HR需要更具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有55%的企业偏向于选择能灵活应对业务需求变化的人才。这也解释了岗位供需比虽然从7增长到了11,但仍然有46%的HR认为招聘难度加大。

就业市场人才结构变化影响城市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布局。2022年应届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突破历史新高。拉勾招聘调研发现,随着新一线城市频频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杭州、成都、武汉等新一线的人才竞争力增强,更多大学生就业偏好城市由一线城市转向二线城市。这也反向影响企业在新一线城市的布局。

章维表示,2023年拉勾将继续秉承专业、垂直、聚焦数字科技人才服务,同时顺应国家战略新兴行业的发展,打造数字科技领域的人才发动机。未来拉勾招聘继续全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更大力度的支持。同时拉勾猎头将为30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继续提供中高端人才的支持,助力企业占领人才高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