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成功走过生态拐点,关键是开源这一步……

来源: 中国网
2023-01-11 11: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操作系统是软件产业的底座,决定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12月28日,在线上举办操作系统产业峰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当前开源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开源方式加速操作系统生态共建,逐步成为产业界的共识。”

一直以来,缺少魂魄(操作系统)是我国信息产业最大的痛点之一,特别是当我们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时候,又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操作系统的自立自强被提上了极其紧迫的日程。就在此次操作系统产业峰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了多年的筚路蓝缕和砥砺前行,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以开源开放模式促进操作系统做大做强。

开源使得“独行快”变成“众行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动中国操作系统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在科技强国战略的远大征程中实现“立根铸魂”,可以说是摆在中国信息产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如今,从“独”到“众”,正在成为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共识。而开源就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正是开源使得原来的“独行快”变成了如今的“众行远”。

图片1.png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发表致辞

“如今,以开源开放模式加速操作系统生态共建也已经成为产业共识。一方面,以开源的方式推动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将有利于汇聚来自全球的更多开发者与更先进的技术力量,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开源操作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操作系统生态发展需要开放多元的社区环境及共建共享的发展机制,以实现生态共赢的目标。而开源社区,正是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力量汇聚在一起的重要平台。”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介绍说。

王江平指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立两年以来,汇聚了国内的开源力量,着力推进欧拉、开放鸿蒙等优质操作系统的创新迭代、生态拓展和国际化发展,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应用案例,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以开源为抓手,加快形成关键软件技术与产业新优势,为全球产业生态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地探索和实践。下一步,还要发挥开源基金会的主体作用,广泛汇聚开源力量,共同打造更加活跃的开源社区,更加优质的开源软件产品,构建更加牢固的开源生态共同体。

开源加快企业主导转向产业共建

在“众行远”的背后,其实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产业合力和聚智。

“自 2021年11月9日,华为携产业界生态伙伴共同将openEuler项目贡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一年多时间以来,基金会在生态发展、开放治理等方面为 openEuler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openEuler真正实现了由企业主导向产业共建的转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冯冠霖介绍说。

当前 openEuler社区成员已近 600家,社区贡献者超万人,建立了近百个 SIG工作组,通过深化开源社区协作以及联合创新的方式,不断推出创新特性并融入稳定迭代的社区发行版本中。openEuler累计装机量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openEuler作为基金会孵化的项目群,成为用户认可、伙伴支持、开发者积极贡献的明星开源项目。通过开源项目实现和企业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基础软件生态水平。

openEuler社区建立之初的愿景就是成为一个源于中国、融入全球的大型基础软件开源社区。目前,欧拉已通过统一账号、统一构建工具、统一测试平台等实现分布式、智能化的代码管理,以创新技术吸引超千名海外开发者。

“openEuler社区还将秉持‘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源理念,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开源项目、开源生态以及开源创新力的发展。”冯冠霖说。

面向未来,openEuler社区将持续建设欧拉生态体系、创新体系,将欧拉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从共建产业根技术、共筑产业新生态、共创开源新模式、共启全球化进程四个方面,汇聚全产业链力量,共同筑牢产业根基,崛起数智化时代。

开源促使欧拉正循环自加速

业内人士透露,16%的市占有率为操作系统领域的生死线,超过这个份额便可自循环、自发展。

正是得益于开源激发出的澎湃动力,过去一年,欧拉加速发展。截至目前,欧拉累计装机量超过300万套,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新增市场份额超过25%。欧拉已构筑关键技术根基和创新机制,并实现规模部署在各行各业核心系统,形成商业的正循环,还打通了从处理器、整机、OSV、ISV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充分激发产业链活力,从技术创新,到加速用户规模部署,伙伴商业成功反哺社区贡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自加速的生态发展体系。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基础软件领域,依托全产业链力量,构筑关键技术根基,通过开源共建的方式,快速跨越一个技术路线的生态拐点。欧拉正在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也正在成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坚实的软件底座。

随着欧拉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应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应用案例和创新实践,有力地推动操作系统产业的创新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