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丁世忠新年展望:锻造组织韧性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来源:中国网    2023-01-11 14:16
来源: 中国网
2023-01-11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安踏集团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做了《坚持结果导向高标准对标》的总结讲话,开启了2023年高质量增长之战。

(以下文稿依据丁世忠现场讲话整理)

2022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北京成功主办了举世瞩目的冬季奥运会,卡塔尔世界杯也圆满落幕。优秀的运动员为什么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世界杯上阿根廷为什么最后能够夺冠?最核心的答案,还是他们的长期实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坚韧不拔、永不止步的精神,跟我们做好企业管理是一样的。”

丁世忠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在体育用品行业,每天都像在开‘运动会’,每年都有一个‘总决赛’,每年的总结会就是颁奖仪式的‘领奖台’。”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展望2023年,安踏集团要继续坚持“以消费者为导向,高标准对标,干部做榜样”的三大文化核心,淬炼组织的韧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过去三年,不少人在讲企业不好做、生意不好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是不是过去的企业太好做、生意太好做了?现在企业管理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验,必须既要有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持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及品牌价值,又要有极限挑战的生存能力。就像优秀的运动员和球队,最后能拿到冠军,靠的还是实力,不是运气。

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正确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安踏集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安踏集团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以各个品牌的坚韧和共生穿越了不确定性,全集团整体业绩位居行业前列,以多品牌服务中国及全球的消费者。疫情及市场格局的改变,让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差异化的趋势。三年疫情,为很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让不少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受到了影响。安踏集团正确布局“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包括2019年成功收购亚玛芬体育,才决定了企业今天的战略格局。

动态管理中的四大坚持

第一、坚持全球化战略目标

做品牌,如果不走出去,不和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同行一起竞争,思维就很容易被固化和局限。不知道跟谁在竞争,如何竞争,也不知道高手在哪里。

安踏集团+亚玛芬的“双A联手、双轮驱动”形成了安踏集团的全球化格局。总体来看,亚玛芬三年下来走得很稳,每个品牌都能按照既定的变革方向去推进,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只要共识发展目标、凝聚价值认同、推进文化融合,未来一定会更好。

第二、坚持打造超级心智产品

以心智产品带动品牌价值的提升。全球消费升级催生了人们对超级心智产品的强烈需求。每一个伟大的品牌,都通过超级商品占有消费者心智。另外,也要做好ESG的工作,ESG是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之一,要落实ESG在各个部门的主体责任,让ESG也成为消费者心智的一部分。

第三、坚持动态管理,减脂增肌

短期的动态管理,是根据市场终端的需求变化,快速地调整;而长期的动态管理,其实是一种战略思维和纠偏能力。不能认为动态管理就是保守,动态管理还是要在竞争中打胜仗!

第四、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可能会产生一些冲动消费,但消费者更多还是理性的,冲动消费需求并不能持久。安踏理解的长期主义,可以称之为“四个新”:即品牌新鲜度、商品创新感、消费者体验更新以及商业模式革新。要思考5到10年后的战略格局。

坚持高效高薪提升员工幸福感

疫情三年,尤其是在最艰难的2022年,安踏集团遍布全国各地的一线员工、干部的坚守,让集团保持平稳的运营状态。在病毒传播那么快的情况下,大家坚持上岗,有的刚刚康复就返岗工作,服务广大消费者,体现了安踏人的高抗压精神。集团现拥有员工超过5万7千人,其中22年入职了2万名新员工,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董事会将制定更多面向基层员工的福利政策,进一步推行高效高薪,提升基层员工的幸福感。

结果导向,干部做榜样

安踏过去有部分干部没有承担起主体责任,没完成的事情找各种借口,自我反思不足。安踏文化的DNA就是高标准对标,说到做到,安踏集团的干部画像就是“懂生意、带队伍、打胜仗、高抗压”。除了以结果为导向,还要高效执行。从2008年起,安踏对工作汇报PPT就要求不超过5页,做PPT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没有工作思考和提炼,要提高效率,杜绝形式主义。

2023年伴随着市场慢慢复苏,新增长、新赛道、新品类的机会仍然很多,体育用品行业仍然是黄金赛道,消费者对于创新商品的热爱和购买意愿仍然在不断增强。希望每位安踏人都能保有坚韧之心、共生之心、协同之心和打胜仗之心;保持灵敏的嗅觉,在思考、行动和淬炼中识别“不确定性”中的机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