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鼎奖宣布2023品牌升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12 17:0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3-01-12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8日,世界最大的评奖机构华鼎奖集团在其美国好莱坞总部宣布,2023年正式进行品牌升级,创办世界一流娱乐奖项。

据了解,华鼎奖已有15年历史,成功举办过35届盛大颁奖典礼,表彰领域涵盖电影、电视、音乐和公益慈善等,并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了一个中国奖项向国际演进,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娱乐奖项之一。按照华鼎奖可持续性战略发展计划,是于2027年前,在各项指标上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娱乐奖项之一。

面对未来发展变化,华鼎奖意识到,参与世界娱乐主流格局,是奖项的下一个任务与使命,因此,作出了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影响的决策,将电影、电视剧、音乐和公益慈善所进行的评奖、颁奖,全面升级为:华鼎国际电影节、华鼎国际电视节、华鼎国际音乐节、华鼎国际艺术节、华鼎慈善之夜。

据官方介绍,升级后的华鼎系列奖项,逢单数年的3月、6月、11月,进行不同品牌的颁奖;逢双数年,则集中全品牌在3月举办,推出“华鼎颁奖季”。具体的详细情况是:

华鼎国际电影节、华鼎国际电视节,于单数年3月最后一周举办,为期一周左右,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最后颁发“全球电影与电视艺术华鼎奖”。华鼎国际电影节和华鼎国际电视节分为“主竞赛”、“关注华语电影”、“世界青年短片竞赛”、“新电影计划”、“华鼎观众周”、“国际影评人周”、“亚洲电影新貌”、“华鼎市场展”等单元。

华鼎国际电影节和华鼎国际电视节的宗旨,是聚合世界影视人力量共兴世界影视行业,为全球影视人提供国际舞台。“两节”在保有其观众满意度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致力于发现影视行业新人,为其搭建交流与创作的共享共治平台。

此外,华鼎国际音乐节将于单数年6月举办,颁发“全球音乐华鼎奖”。华鼎国际艺术节和华鼎全球之夜将于单数年11月第三周举办,颁发“全球公益和慈善华鼎奖”。

据悉,品牌升级后的华鼎奖,将继续沿用累计方式统计颁奖届数。即将于本年度3月份举办的首个华鼎国际电影节、华鼎国际电视节暨第36届“”全球电影和电视艺术华鼎奖”,已进入紧张的前期筹备阶段。

自2007年第一届举办以来,华鼎奖就一直是被影视娱乐圈看重的行业盛典。这是源于,华鼎奖是一座搭建明星和公众之间平等对话的桥,也是一座将东方文化引入世界,把东方品牌和文化自信树立在世界的桥。

华鼎奖涉足公众形象测评和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等领域,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从来没有一个奖项涉猎如此广泛。华鼎奖评选不被流量影响,主要参考票房数据、收视率和观影满意度。因此,华鼎奖集团将公信力作为立奖之本,孵化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其他国际奖项测评的信用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华鼎奖的核心竞争力,即观众欢迎度为主,专家辨识度为辅,评选标准完全是公正公允,权威专业,不被流量影响。

2018年,华鼎奖中国运营总部落户中国澳门,亚洲运营总部落户中国香港,全球运营总部落户美国洛杉矶,通过三总部运营格局打造“全球观众口碑大奖”。华鼎奖的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奖项本身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广泛深度认可。

2018年1月31日,华鼎奖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7可持续性发展计划,力促这个年轻的东方奖项有力迈向未来。华鼎奖2027可持续性战略发展计划的核心意愿,是力争华鼎奖在各项指标上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娱乐奖项之一。

2023年1月1日,刚刚进入新年,华鼎奖集团在好莱坞宣布“世界青年电影短片大赛”正式启动。这是华鼎奖集团适应全球电影发展新趋势而新增设的一个重要竞赛单元,旨在于青年和大学生群体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推动电影短片产业化,成为具有延续性的一项青年电影创作赛事。这意味着,华鼎奖集团在多年准备之后,开始全面发力全球电影短片产业。

同时,华鼎奖集团着眼青年电影人的长期培养,还发布了未来三年的全球短片事业发展计划。根据计划,华鼎奖集团将联合全球多个电影学院,共同发起一个由年轻影人自主管理和运营的全球青年电影短片社交平台,将集创作、发布、首映、交易于一体。华鼎奖集团将在这个平台上推出三大“全球青年电影合伙人计划”、“全球青年电影优秀创作者计划”、“全球青年导演发展计划”,为年轻人对接资源,建立通道,整体规划。在这个大计划下,华鼎奖集团将邀请优秀的青年电影人优先成为平台合作伙伴。

华鼎奖作为评奖多元声音的必要补充,一直坚持建立一个完整的、融通东西方思维的评价体系,从单一到多元。

华鼎奖集团负责人表示,“任何一个奖项都有一个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而我们也在一路见证着华鼎奖日趋成熟直至走向世界。虽然华鼎奖的奖项设置和评选不尽完美,颁奖过程中曾有过瑕疵,但历经15年的风风雨雨和35届颁奖典礼的锤炼,华鼎奖已经成长为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亚洲大奖。相信我们这次品牌升级,华鼎奖会越办越好!”(中国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