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或难识别AI撰写的论文摘要

据近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可写出令人信服的假研究论文摘要,甚至连审稿科学家也无法发现。研究人员称,ChatGPT写出了能骗过人类的科学摘要,如果科学家无法确定研究是否属实,或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审稿人或难识别AI撰写的论文摘要

来源:人民网    2023-01-17 09:48
来源: 人民网
2023-01-17 09: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审稿人或难识别AI撰写的论文摘要

据近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可写出令人信服的假研究论文摘要,甚至连审稿科学家也无法发现。

聊天机器人ChatGPT会根据用户提示创建逼真文本,它通过消化大量现有的人类生成文本来学习执行任务。美国的软件公司OpenAI于去年11月发布了该工具,并供用户免费使用。

自发布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解决相关伦理道德问题,因为它大部分输出可能很难与人类撰写的文本区分开来。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ChatGPT生成人工研究论文摘要,以测试科学家是否可辨别它们。

研究人员要求机器人基于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和《自然·医学》上的50篇研究编写摘要。然后,他们通过抄袭检测器和AI输出检测器将这些摘要与原始摘要进行比较,并要求一组医学研究人员找出编造的摘要。

结果,ChatGPT生成的摘要通过了抄袭检查器,原创性得分中位数为100%,表明没有检测到抄袭。人工智能输出检测器发现了66%的生成摘要,但人工审稿人只正确识别了68%的生成摘要和86%的真实摘要,他们错误地将生成摘要中的32%识别为真实,将14%的真实摘要识别为编造。

研究人员称,ChatGPT写出了能骗过人类的科学摘要,如果科学家无法确定研究是否属实,或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研究人员表示,在虚假信息会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医学等领域,期刊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方法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应集中在机器人本身,“而是导致这种行为的不正当激励措施,例如通过论文数量进行招聘和晋升审查,而不考虑其质量或影响”。(记者张梦然)

【总编辑圈点】

大火的ChatGPT,不止是聊天工具,它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忧虑。如果你使用过ChatGPT,也会惊讶于它撰写报告的能力。给它一个主题,它就能在几秒内生成大纲,也能在几秒内进行细化,而且看起来非常是那么回事。这次,科研人员发现它撰写的论文甚至能骗过审稿人。这又是一个人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经典伦理问题。工具本身无罪,但应用边界应该清晰,使用者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