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充电进驻极寒地区,缓解新能源车主充电焦虑

来源:中国网    2023-02-09 13:59
来源: 中国网
2023-02-09 13: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家住沈阳的新能源车主叶先生表示,“在东北,驾驶新能源汽车真是个不小的挑战,极寒天气长达6个月,新能源汽车需要经常充电。夏天时,充满电后,电车可行驶约400公里,可到了冬天,续航能力就降了三分之一,只能跑200多公里。零下30度,去充电站也是件头疼的事情,坐在没有暖风的车里1个多小时或是在休息站等待,真的很难忍受。小区、单位、商业区的充电桩也很少,充电基本靠‘抢’。”

数据来源:新车交强险购买数

据新车交强险购买数据显示,具有极寒天气特征的地区普遍存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较低的现象。经实地走访辽宁省沈阳市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4S店,发现‘冬季电池续航能力减弱’和‘充电难’的问题是阻碍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两大核心问题。比亚迪汽车销售经理张女士说,“冬季的电池续航能力会减弱,虽然会引起车主们的担忧,但也足够车主们的市区内日常通勤使用。‘充电难’的现状才是影响市场购买信心的根本问题。这也是销售上无法回避的阻碍。”

为了更好地满足极寒地区居民的充电需求,2023年汇充电进驻东北地区,在新能源车主日常生活区内,提供便利、确定、经济的充电服务。近日,汇充电在东北地区的首个充电点‘辽宁省沈阳市共济爱婴医院’已成功上线、投入使用,该城市其他项目也在有序建设中。

图片来源:辽宁省沈阳市共济爱婴医院停车场

极寒天气下有序建设和稳定使用充电基础设施,挑战着充电终端的抗寒性、通讯网络的可靠性、工程方案的适用性。据悉,充电终端内各元器件的选型、枪线的选择需满足-40oC至85oC环境的使用,才可避免因极寒天气引起设备硬化、断裂等问题;冬日开工进度也备受冻土环境影响。

汇充电的硬件CTO严先生和工程总监余先生表示,“在设备研发阶段,所有元器件的选型均须历经严格的温度使用测试,才可投入后期的批量化生产。在极寒天气下施工,工程方案也须地方化调整,例如冻土开挖和基础固定等问题均须着重解决,从而才可解除天气原因带来施工拖延的隐患。”

缓解极寒地区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是我国燃油汽车全面转型电动化的必解之需。极寒天气下挑战着充电运营企业进行全国化服务的决心,同时严格验证着企业的工程准时交付能力和产品稳定服务能力。汇充电进驻东北地区,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的再度升温。

查看网址

 

(辛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