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碳积分政策呼之欲出 行业将迎重大变革

来源: 国际在线
2023-03-03 15: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双碳”与“新能源”仍然是热点话题。自2020年9月中国首次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各个行业加快绿色发展,对于汽车行业影响更为深远。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而加快商用车减碳进程,需要有效的机制推动,呼吁尽快出台商用车碳积分政策成为社会共识。

商用车碳积分,助力节能减排

建立商用车碳积分机制,是推动商用车领域节能减碳的有力举措。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重点。商用车虽然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2%,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全部汽车二氧化碳总量的56%,1辆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306辆乘用车。

相较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目前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相关政策依旧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例如对于促进厂商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双积分政策推进至商用车领域。

参考汽车产业相对发达的欧盟市场为例,政策分别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交通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程。中国作为全球最早推动新能源汽车变革的国家之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商用车领域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1.3%,相比于乘用车领域潜力更大。

以绿色、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越来越快取代传统燃油车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既是地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中国来说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需要。

政策市场双驱动,加快新能源进程

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和技术的升级,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力量在增强,行业正在进入政策加市场双驱动的发展阶段。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成为众多车企争相布局的新赛道。吉利早在2014年就整合全球资源,布局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作为中国首个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企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研发为先导,以创新商业模式为基础,致力于成为智慧绿色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探索创新,远程从实际需求场景出发,逐步形成以纯电驱动和增程式电驱动的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技术路线、以醇氢动力与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驱动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并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多能源布局,实现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同时,远程不断完善绿色运力平台和绿色补能网络,并依托卫星赋能全面构建天地一体化系统,打造了物流行业开源的全场景零碳物流解决方案,为新能源商用车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8年多坚持“以研发为先导,以创新商业模式为基础”的投资发展,远程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已经形成行业头部地位。

建立完善的“双碳”制度和政策体系,开展商用车碳积分激励制度,将加快商用车新能源化,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作用,为商用车行业助力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两山促发展,双碳共未来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3060双碳目标”,无一不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作为世界最大的商用车消费市场,中国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同时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正在推动商用车行业转型,依托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迎来发展的机遇期。

作为一家深刻践行零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此前远程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30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远程从车辆全生命周期设计、采购、制造、运营、回收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减碳,将建立完善供应链绿色体系、碳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以及生产者责任延伸体系(EPR),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

虽然我国尚未正式出台商用车碳积分政策,但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商用车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业内对于建立商用车碳积分政策的呼声日渐高涨。有专家指出,建立商用车碳积分制度,不仅可以加快车企转型升级的步伐,还将对汽车行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据悉,2018年,工信部就曾召集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生产企业共同探讨商用车“双积分”政策。但由于商用车市场情况复杂,导致该政策迟迟没有推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商用车碳积分政策正在制定之中,或在不久的将来落地实施。

“双碳”目标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商用车碳积分政策将成为引导商用车产业落实碳减排目标的核心政策和重要保障,为落实交通领域碳减排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