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BIM技术助力项目摘夺鲁班奖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03-07 10:16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03-07 10: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年1月7日公布了2022——2023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入选工程名单,由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宝钢德盛1780mm热轧工程喜获殊荣。

735公里,这是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到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的距离,一项工程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2004年7月,经过中国二十冶、原上海十三冶、中国十七冶等数支中冶旗下冶建大军33.5个月的艰苦拼搏,一钢不锈钢精品基地在上海宝山拔地而起。十多年来,这条优质生产线源源不断地生产着不锈钢产品,改变了我国不锈钢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作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宝武集团通过持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生产等系列“组合拳”。此后,1780mm热轧工程全线设备由上海宝山搬迁至福建罗源,正式吹响了“节能降耗、保卫蓝天”的号角。

迎难而上,不惧挑战

由中国二十冶工业公司承建的宝钢德盛1780mm热轧工程位于福建省罗源县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厂内,总投资9.4亿元,是宝钢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积极推进钢铁产业布局,实现钢铁产能南北平衡的重大建设项目。

建设初期,项目桩基工程量大,共7791套工程桩,图纸工程桩长超设计,额外增加了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基础形式异形复杂,钢筋节点与房建图集差异大,传统建模算量方法存在缺漏项,结算争议大;项目为重型钢结构厂房,加工制作材料损耗大,材料成本不易控制等难题就犹如一个个拦路虎横亘在了建设者面前。

为有效解决工程建设难题,提高工程管控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二十冶工业公司在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BIM应用及再创新,项目通过“小前端,大后台”的工作模式,利用公司BIM中心优势资源配合项目经理部进行BIM技术应用,建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负责人,覆盖BIM中心、项目部各部室、施工作业队伍的BIM应用管理体系,保证项目BIM应用有序推进。

BIM技术破难题

项目BIM团队配备14台戴尔台式工作站及全流程BIM应用软件,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助力项目精细化建设。应用BIM技术编制投标方案,施工场地及大临布置、三维审图、可视化交底等常规应用,有力提升项目过程管控水平。

建设过程中,BIM团队发明了基于“Revit+Dynamo”的工程桩高效数据建模技术,解决工程桩数据提取复杂,建模效率低的难题,提升建模效率6倍以上。同时研发了基于Dynamo的工程桩桩长优化技术,建立等高线地质模型,桩基根据持力层变化进行桩长优化,节约桩材5314米,节约采购费用132.2万元,缩短工期23天。还研发了基于“广联达GTJ”的冶金设备基础钢筋精准组合建模技术,解决冶金设备基础异形、结构复杂,钢筋节点与传统房建钢筋节点差异大等难题,保证了模型与图纸的一致性。与审计单位结算模型对比,可找回12~13%左右的钢筋差量。还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陆路及海路运输方式对轧机机架的影响,设定不同的荷载条件,在保证结构强度及运输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优化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材料5.3吨。

宝钢德盛项目BIM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通过对桩基优化、钢筋混凝土精准算量、减少钢结构加工损耗,以及基于BIM5D平台的高效协同管理应用,缩短建设工期2个月,节约建设成本约372万。同时结合项目BIM应用,申请发明专利14件,制作的漩流池沉井施工工艺动画,获得首届“建安杯”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短视频大赛特等奖。(通讯员 陈海亮)

 

(陈海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