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进校园 绿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

来源:大众网    2023-03-14 16:40
来源: 大众网
2023-03-14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风催新绿,播种正当时。为引导青少年加强自然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3月14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自然生态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途径。衡水市安平县县长张娜、安平志臻学校校长回世杰共同为基地揭牌,宣布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开园。衡水市安平县文旅局局长王猛与安平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彦亮分别为各班学生代表颁发“希望锄”及“希望种子”,并偕同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一道,为实践基地播下第一粒种子。铭志于田野,寄情于秋种,埋下绿色种子的同时,让生态低碳意识在青少年心中萌芽。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志臻学校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基础,配合周边优美生态环境,建造集青少年生态教育、植绿护绿、素质拓展、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区域内唯一一个大型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并拥有浓郁独特的安平民俗风情、和谐闲适的油菜花田等研学资源。基地以“生态”和“实践”两大主题进行课程开发,进行“自然研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有助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普及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发展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回世杰校长表示,自然生态教育实践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的落成,是学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有力探索,也是学校在践行五育并举路上落下的一步坚实脚印;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做到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建设的统一,并寄语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在体验中收获,在尝试中创新。

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的落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劳动实践的平台,旨在让孩子们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乐趣,体悟生命的神奇,在种植体验中学会合作、爱上自然、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快乐,懂得劳动之义,明晓劳动之贵。副校长王龙辉介绍,实践基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课程的延伸,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茁壮成长,描绘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朱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