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新能源业务营收增长118%,储能产品量产迎来收获期

来源:东方网    2023-04-04 17:16
来源: 东方网
2023-04-04 17: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刚过去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依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放眼全球,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万辆,同比增长61.6%。

长盈精密(300115.SZ)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参与企业,也在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长盈精密近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67亿元,同比增长118.49%。

公开信息显示,长盈精密自2021年初大规模布局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以来,其新能源业务就开启了“跨越式”增长模式,2021年和2022年分别突破十亿元和二十亿元大关,已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了公司主要业绩来源之一。

在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长盈精密定位于“动力/储能电池成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形成了从电芯结构件、模组结构件到电池箱体结构件全系列产品线,基本完成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布局。产能方面,公司位于四川宜宾、四川自贡、江苏常州、福建宁德的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均已投产,产能正在逐步放大,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长盈精密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也迎来收获期。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储能类项目相关电池结构件也开始量产,并实现营收超2亿元。

相比新能源汽车,储能也是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市场领域。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22GWh,同比增长175.2%。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00GWh。

不仅如此,储能也是长盈精密所在的广东省高度重视的产业。根据广东省近日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指导意见》还要求广东省要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大型骨干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在广东省大力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包括长盈精密在内的广东省储能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