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粿飘香 非遗润童心——清明假期,衢城孩子们这样过

来源:中国网    2023-04-07 15:51
来源: 中国网
2023-04-07 15: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年年清明绿,岁岁粿飘香。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孩子们体验衢州特色非遗美食“清明粿”的制作过程,4月5日,衢州市文化馆(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衢州市非遗馆组织开展“清明粿飘香非遗润童心”的清明粿制作体验活动,超150名孩子和家长参与。

活动中,传承人章蕾阿姨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一批清末民初的清明粿制作模具,模具上斑驳的刻痕见证了清明粿数百年的历史与传承。在制作环节,章蕾阿姨示范了如何一步步将清明粿制作成型,再通过造型各异的模具压出漂亮的印花。

“我学会了,我要做!”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报名,领来食材亲自动手。压面团、裹馅、捏边、压花,孩子们学的有模有样,年龄偏小的孩子,爸爸妈妈们挽起袖子上阵帮忙,好不热闹……制作完成后,一个个冒着清香的清明粿被蒸熟出笼,引得孩子们排队试吃。“小朋友们,清明粿好吃吗?”“好吃,我自己做的,吃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制作体验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位于市文化艺术中心E座四楼、五楼的衢州市非遗馆,了解了我市300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及其技艺特点、文化内涵和保护成果。

来自柯城区鹿鸣小学的徐舒馨妈妈舒女士说,她通过“浙里文化圈”小程序看到本次活动预告后,就果断为女儿报了名。舒女士表示,现在孩子们能接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机会不多,能在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带孩子动手体验清明粿制作,并且还能学习和了解衢州非遗知识,寓教于乐,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类似的非遗制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从小知民俗,对非遗工艺产生兴趣,对‘清明节’有更深次的认知。”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新华表示,通过这一实践课,孩子们能够掌握了新的劳动技能,了解传统节日意义,对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据了解,2023年,衢州文化馆(衢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将依托文化艺术中心的场馆优势,并结合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在劳动节、端午节、非遗日、中秋节和国庆小长假期间持续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关注度和保护意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陈锘涵,摄影:王小俊,视频:王郑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