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法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04-28 16:04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04-28 16: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沈丘法院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积极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司法便民利民,弘扬“枫桥经验”,以“高效、优质、快捷、精准”为目标,不断推动诉讼服务转型升级,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拓展一站式诉讼服务空间,取得了积极成效。

精准交融,叠加多元解纷成效

坚持“整体推进、内外并举、分层治理”的工作思路,突出诉前调解与诉讼程序交融共享,最大限度提升诉前调解效能,服务审判能力提升。

一是在立案阶段进行全方位过滤。强化诉源治理,将调解关口主动前移。加强诉前引导释明,广泛开展诉前诉讼风险告知及矛盾化解工作,利用类案检索系统对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根据案件类型进行甄别分流,委托给人民、行业、专项等调解组织,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分别出具调解书和进行司法确认。在规定期限内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及时立案。

二是将调解员与速裁团队嵌入整合。推行“诉前调解+速裁快审”一体化运作。在立案庭成立4个速裁团队,同时,将驻院8名人民调解员编入速裁团队,建立了由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紧密型团队,方便法官对调解过程适时指导,也便于及时对调解结果予以司法确认,促进大量纠纷诉讼分流化解。调解不成功的简单案件亦能直接由速裁法官审理,纠纷解决全面提速。

三是将程序性事项进行诉前前置。为避免诉前调解程序空转,在诉前调解过程中,由法官助理与调解员共同完成诉状送达、送达地址确认、引导举证、诉前鉴定、固定无争议事实及争议焦点等程序性事项。立案后,主审法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部分直接予以确认,仅需就双方争议的证据和焦点进行质证辩论,进一步缩短了审理期限,确保案件“分而不散”、程序“流而不失”。

四是对涉诉信访采取立体化受理机制。开展系统化源头预防、精准化依法处置、实质化矛盾化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涉诉信访工作,畅通涉诉信访沟通渠道,把末端处理和前端治理结合起来,对信访事项坚持分类别、分步处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规律特点,形成涉诉信访工作闭环,现场的问题现场解决,不带出诉讼服务中心,现场反映、现场监督、现场办结,确保在法治轨道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

科技支撑,促进诉服中心转型升级

以“强推应用、智慧管理”为工作准则,树牢“数据思维”,提高各项工作数据运用能力,充分发挥诉服中心的“服务职能”,全面加强信息化应用,让信息化工作从“有”向“优”转变。

一是不断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功能。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智能导诉、诉讼风险评估、案件查询、自助立案终端、卷宗自动查阅终端等现代化设备,实现立案、查询等便民事项“一次办好”,阅卷、保全、开庭等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律师进入法院“一码通行”。

二是持续推进线上业务办理。坚持“服务群众需求,满足审判需要”的理念,落实落细网上立案、网上交费、在线保全等各项服务举措,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交费、诉讼保全等各项事务线上办理,切实享受到司法服务和网络科技结合带来的红利。

三是高效推进线上纠纷化解。在线下调解实现常态化的同时,借助科技强力推进线上纠纷化解,形成“线上推送流转+视频连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的一条龙诉讼服务,有效缩短了案件流转时间,克服了当事人身在外地的不便,提升了诉前调解效率,节省了司法资源。

强化机制,全面提升诉服质效

一是健全诉讼与非诉衔接机制。建立“法院+工会”“法院+律师”“法院+商会”等多种形式的诉前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诉前解纷作用,推进完善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道交纠纷处理平台应用,先后与发改委物价认证中心、工会、工商联、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金融服务中心、侨办、台办等部委单位对接,实现由法院“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的彻底转变。以“万人成讼率”、“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考核为指挥棒,倒逼责任压紧压实,让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努力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与12个乡镇联合出台机制文件,建立了对接共建模式,辖区5个基层派出法庭对接基层组织41个,在册调解员60余名。

二是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制定符合本院工作实际的《速裁快审工作指引(试行)》。各速裁团队可自行审查适宜速裁案件范围,大大激活了速裁团队的办案效能。在立案阶段,建立电脑随机分案与指定分案相结合,通过综合权衡案件的繁简、难易程度等因素,既做好诉前分流,又做好案件繁简甄别工作,实现科学分案,人案适配。对于系列性、群体性或关联性案件经甄别后交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对于新类型及疑难复杂案件,交由专业审判团队审理,实现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的“快慢分离、繁简分道”的分流模式。

三是建立科学监督考核机制。坚持目标分解,围绕《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质效评估指标体系2.0+版》指标,实行诉服质效指标清单责任制,将82指标逐项分解,采取“清单式+责任制”的方式,确定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指派专人每天监测平台数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对相关部门及承办人进行提醒,限时整改,保持稳定良好的运行状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沈丘法院仍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丰富诉讼服务机制和内容,努力构建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赵红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