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胜杰)由上海市为新跨界创新促进中心主办的公益项目—“种子计划”面向德才志兼具的大学生,以“导师+实习+集训”的方式,深度链接校园与新经济,对创新力、行动力、独立思考等核心能力进行培养,筛选大学生及研究生暑期进入创业公司深度体验,深化创新创业认知,确立面向未来的择业方向。
该计划启动于2014年,如今已步入第十年。过去9年,600多所海内外高校的学生申请种子计划,上百位创始人、企业高管与种子们面对面深度交流。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2023年,种子计划将继续帮助大学生看到世界的多样性,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舞台,最终实现梦想。
解决就业能力痛点
系统构建大学生的“职场第一课”
过去九年间,种子计划的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开始的九家企业到如今二十五家企业,从最开始五十余位种子到如今一百余位种子。
截至目前,种子计划已陪伴七百余位种子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他们中的有些开始自己创业,探寻商业世界;有些成为知名公司骨干,创造价值;有些成为自由职业者,心和身一直在路上;有些留在种子计划,以志愿者身份赋能新老种子们......
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在就业市场动态平衡的另一端,人才需求的增速显著滞后于供给。越发严峻的就业环境,让更多大学生选择走上考研、考公的道路。202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57万人,2023年高达474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种子计划让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种子计划邀请了多位CEO及高管担任领路人的角色,从个人成长、职场素养、商业创新等角度言传身教,帮助种子系统性学习“职场第一课”。
为帮助大学生进入前沿创业公司开启职场初体验,种子计划围绕人才成长要素,帮助种子从实习岗位的“点”出发,感知商业世界的“线”与“面”,构建职场与自身禀赋的交集与延展空间。
种子计划的筛选并不以985、211作为取舍原则。即便没有实习经历,但独立思考能力突出,对同龄人的洞察足够深刻,抑或自己早就以小达人的方式尝试建立有趣的链接等等,种子计划都将不拘一格,把机会留给这样的同学。
在真实的职场快速成长
收获更多的可能性
只有在真实的职场,才能激发潜能、发现短板、定向突破,获得快速成长。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种子们会深入企业,真正将自己所学应用在实践当中。在实习过程中,种子们可以大胆尝试、积极提出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同时,种子计划团队以集训交流、跨企业深访、主题派对等活动全程陪伴。
值得注意的是,种子计划的实习企业,均为数智时代催生出的鲜活物种。这其中有70后、80后担纲,成立数十载,穿越经济起伏,仍然矢志图胜的头部公司,也有90后乃至99年出生的创始人,在小舢板上与时代的巨浪共舞。
在种子计划暑期的特别活动Deepdive中,种子可以进入行业前沿公司沉浸式感受智能科技,面对面与CEO及高管交流。贯穿全程的“职场导入培训”、“优势发掘培训”、“企业深度访问”、“创始人面对面”、“老种子现身说法”等活动,可以让种子们了解各企业创新的模式和岗位、迭代的组织形态,完善自我规划,让能力从单一维度走向多元模型,走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真实道场,和并肩的同辈一起成为未来世界的开拓者。
老种子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貌似你只进入一家企业工作,实则你有机会领略20多家企业的形态,近距离“观察”不同行业的职场图鉴,并收获一个高能量的“超级朋友圈”。
未来,种子计划将携手更多企业,在更多元的领域,为大学生提供受益终生的职场体验。让大学生在正式投入职场洪流前,亲历架构的刚性与创新的敏捷,把完全不可能变为有可能,从中获得的视野、校验、现实捶打,将最大程度减少走入职场的试错成本——时间成本、能力建设成本、情绪成本……以此构建自身多方位的能力与高质量简历,带来更多薪资、位阶上的跃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