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摊经济”释放更大潜能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3-05-08 10: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8日,济阳街道东城便民服务点迎来设立后的首次开市,区域内各类商品货源充足、琳琅满目,人头攒动。市场秩序井然有序。

今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以贴近百姓生活需求为目标,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这一城市管理顽疾,本着“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引导经营,便民利民”的原则,通过设立便民疏导点有效激活“夜经济”,激发“地摊经济”活力,把城市管理的“堵点”,变成为城市添彩的“景点”,留住了城市动人的烟火气。

地摊经济正逐渐成为济阳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引摊入点”创新管理让城市更有温度

4月25日下午,济阳街道朱家居中心街热闹非凡,道路两侧的小摊上不仅水果蔬菜、肉蛋海鲜一应俱全,还有理发、磨剪子磨刀、卖锅碗瓢盆的商贩,每一样都满载着生活气息,市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捷又实惠的购物体验。

摊主王茂云介绍说,他们以前大都在别的地方“随机”摆摊,现在在城管部门的指导和街道办事处的规划下,街区整洁有序。“一天的收入不固定,有时一两百元、两三百元,在这里设摊主要是安全省心。”

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朱宝强介绍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我们一改过去清理流动摊点‘以堵为主’的做法,在济阳街道、济北街道设置了5处便民疏导点,其中朱家中心街、人才市场广场、东城便民疏导点均已投入使用,第二实验小学、滨河社区东区两处疏导点正在积极推进中。在管理上,我们明确了摊点范围划定、环境卫生、安全预案、经营时段等,妥善处理环境卫生和噪声污染问题,在活跃街面市井气、烟火气的同时,保证市容干净有序。”

摊点管理由原来的遍地开花到“以堵为主”取缔管理再到现在的“引摊入点”规范设置,区城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从不影响市容市貌、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寻找到城市“文明味”和“烟火气”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了“繁荣”与“市容”两促进、两提升。

柔性监管确保市场“活而有序”

升温的“地摊经济”也“呼唤”着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区城管部门在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不断贯彻柔性执法理念,以“包容”但不“纵容”的监管思路,宽严并济,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证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范儿”。

城管部门依托各街道、社区建立共享台账,加强联合监管,对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实施首违不罚,优先采取普法教育、劝阻引导、限期整改等方式,审慎使用处罚手段,体现了城市监管宽严相济,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根据便民服务点经营时段,合理分配人员力量,通过巡查整治与重点管理相结合、车辆巡查与徒步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夜市及其周边市容秩序管理。“当发现商户存在不规范占道经营等行为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制止,对于部分屡劝不改的违法行为我们将予以强制取缔。”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管控之余,区城管局济阳、济北执法中队还特别组建重点区域巡查组,延长夜间执勤时间,确保全天候对辖区摊点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管控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夜市脏、乱、差的现象。

市井长巷,聚拢起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地摊经济”的日益繁荣不仅体现着济阳这座城市的活力,也印证着我们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刘姝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