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90秒产出一台AED,节卡机器人携手迈瑞医疗传递生命温度

来源: 中国网
2023-06-01 17: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又被称为“救命神器”。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每天有超过3700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它可能随机出现在小区、办公室、运动场……

在救护车到达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和AED除颤,几乎是挽救宝贵生命的唯一办法。

  在“救命神器”AED的生产过程中,节卡机器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在迈瑞医疗生产基地,节卡机器人贴标、上下料忙个不停,正在向世界各地传递着生命的温度,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5G等技术的配合下,平均90秒,就有一台AED顺利下线。

在AED贴标环节,JAKA Zu 5协作机器人通过相机定位,从多台送标机进行取标,取标后再通过相机进行二次定位,节卡机器人移动到AED后盖上方,相机定位出3个贴标位置进行贴标。针对贴标位存在曲面这一难点,JAKA Zu 5充分发挥±0.02mm重复定位精度性能,集成曲面设计取料治具,结合相机二次精准定位,实现在曲面上精准贴标。

迈瑞自动化工厂通过机械臂、AGV、辊筒线等自动化物流设备,实现工序之间的物料传递,并且配置了物料超市,尽量将物料配送到线边,用JAKA Zu 5和JAKA Zu 12自动上下料,降低对人工补料的依赖,提高流转效率。

目前,在迈瑞自动化线上只需要2位人员,比以往的生产模式节省了50%人力成本,生产自动化率由30%提升至80%,产能提升了一倍,平均90秒产出一台AED,月均产能可以达到2万台左右。

节卡机器人一直秉承“用机器人解放双手”的理念,在迈瑞自动化工厂,节卡机器人等智能自动化设备替代了大量重复性劳动,员工可以充当“总指挥”。在生产线上有一块数字化面板,从环境状态、线体运行状况、良品率/直通率,到实时工作进展等数据,都能精准掌握。

作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工厂的重要组成单元,节卡机器人不仅可以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生产经营弹性,助力企业科学决策。随着节卡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经历着日益深刻的变革。节卡机器人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简单易用的特点,把工人从枯燥、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赋能工人从事更具创造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在提高工人工作质量、改善工作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