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产业融技术 新商科新实践——数智商科本科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未来网
2023-06-02 17: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30日,第十三届数智化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30日下午,数智商科本科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全国400多所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度聚焦商科数智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共同探讨推动产教融合、工管融合、数智融合、专创融合的关键路径,以实现数智化时代商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和进步,助力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创数智化强国。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数智化专家张伟以“中国企业商业创新最新实践”为题作了演讲。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基于数智企业的商业创新,张伟创造性的提出了数智化时代用友集团在财务领域的价值主张,他提到业财数据融合的基础是推动整个财务转型的关键所在,以用友BIP为核心底座,事项会计中台能充分实现业财融合,解决业务和财务数据统计口径不同的难题。同时他以典型客户南航集团为例,深度剖析企业财务转型需求,全方位阐述智能会计解决方案。

  张伟演讲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峰以“新时代新商科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了演讲。他全面分析了新时代商科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分享了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多个领域所做的成功实践。他提出,新时代的新商科应该基于数字基础培养多专多能型的人才,教育应是多学科的融合、商学知识需重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和行业研究;创新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新的模式、加强课程内容的数字化。他提到,要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搭建数字化商学平台来提升教师教研的能力,将更多新兴的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王峰演讲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财务领域高级专家眭召强以“用中国式管理数智化实践成就高质量人才培养”为题作了演讲。立足于当前数字经济下的数智驱动、融合创新,眭召强分析了由此带来的院校新商科教育数字化的改革痛点,以“聚产业、融技术”为破局对策,结合院校案例呈现思政、教学、大赛、教材、师资等多方面的解决方案,突出“六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他提出,院校只有深入数字化才能驾驭数字化,需要院校老师进行理念变革,打破边界和专业的束缚。商科数字化的教学改革定是面向真实的商业和商业服务,具备极度的项目化和场景化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的学习和创新愈发重要。

  眭召强演讲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教研部执行副主任刘梅玲以“新财经发展下的产业转型与教育变革”为主题作了演讲。刘梅玲提出新技术是一系列的,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新技术群体,进而对财务数字化转型和财务职能进行深度剖析。她引用软件工具:Visio画业务流程图、Xmind实现思维导图、Python和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她还分享了会计学院在大数据与会计方向、智能财审所做的相关探索。她以准确到位的分析,总结出了当前财经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并以新颖独到的见解为新财经教育的转型提出了变革方针和发展意见,也为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科学发展找到了新的路径与抓手。

  刘梅玲演讲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高级专家何胜利以“产教融合创新型态助推数智化人才培养”为主题作了演讲。何胜利表示,新道科技以产教融合新生态为基础,在产业资源引入跨学科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为数智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他强调重点是“融”,关键在“产”,围绕产业融技术、融场景、融行业、融教学。他还提出产业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学科和专业的边界,增加趣味性和沉浸感的场景体验,在情景中对行业特征有全面理解,以此培养学生跨领域的能力。

  何胜利演讲

安徽新华学院校长助理王琦进以“数智引领产教融合特色发展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作了演讲。王琦进从新华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成功实践,以区域经济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找到了产教融合建设的突破口和重点。他表示通过与新道的产业学院合作,取得了课程、基础、双创、科研、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傲人的成绩,为应用型新商科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商科育人机制、专业交叉融合、师资队伍打造等新思路。

  王琦进演讲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区块链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金融领域高级专家张春光以”产教融合共育金融科技人才”为主题作了演讲。张春光从新金融、新挑战、新发展等多方面阐述了新道科技基于用友强大的技术平台与产业的最佳实践案例,校企共建金融科技数字融合实践课程,赋能金融专业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新专业建设。他引用”农夫山泉不生产水,它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比喻新道作为桥梁的角色连接了广大院校和用友生态,扮演了产业案例教学化的最佳服务者。

  张春光演讲

新时期,新道科技将始终站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前沿,携手院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商科教育变革与创新,构建高质量商科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数智化新商科人才,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