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吸收支架: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患者告别“金属禁锢”

来源: 中国网
2023-06-16 15: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摘要】对于一些需要植入心脏支架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心里可能会产生一些顾虑:一方面担心传统金属支架植入后会永久留在血管内;另一方面,担心不植入心脏支架会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左右为难。如今,一款被誉为可以“消失”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为消除冠心病患者以上的顾虑带来新的选择。

不久前,记者在湖北省一所三甲医院了解到,该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据了解,该患者30多岁,因近期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前来医院就诊。医生在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冠脉血管存在多处狭窄的情况,其中一段狭窄严重,需要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心脏内永久植入金属物比较抵触,经过充分的沟通和病情分析后,最终心内科专业团队为这位冠心病患者选择了介入无植入”代表性产品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患者的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可吸收支架:守护三年“功成身退”,“介入无植入”让冠心病患者身心双收益

上述手术中所使用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是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乐普医疗研制的一款“介入无植入”理念代表性产品,并于2019年率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说起心脏支架,人们了解更多的是传统的金属支架,然而此类支架均为惰性金属材质,在实现恢复血流通畅的同时,也由于其固有的稳定性永久留存在身体里,甚至可能带来炎症反应、血栓等风险。另外,植入金属支架,也让冠心病患者心理上出现一些顾虑和担心。

图片1.png

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不同于传统的金属支架,它的基体选择的是国际通用的生物可吸收材料左旋聚乳酸,不同于金属支架在植入后永久留存在体内,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人体后会经过血运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复三个阶段,最终完全降解。具体来说,这款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人体1年期以内,其支撑力和金属支架的表现相当,植入1年后开始逐渐降解,植入3年左右,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全部降解“消失”,体内没有异物留存,避免了患者携带“金属心”,血管弹性舒缩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在实现“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同时,也为血管管腔后续可能的再次治疗提供多的选择空间,不影响后续的核磁、CT等影像学检查。

图片2.png

据了解,目前乐普医疗已布局了三款“介入无植入”理念系列产品,除上述手术中所选取的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外,Vesselin药物涂层球囊和Vesscide切割球囊系统也作为“介入无植入”理念的代表产品,在众多的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场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重获健康的心脏。

冠心病发病率年轻化积极预防越早越好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到医院心内科就诊的中青年患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应尽早地重视起来,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守护心脏的健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