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馆路小学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学校是扎扎实实的在做教育数字化,真正落实到课堂里”,这是前来参观调研的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线亚威的心里话。
6月21日下午,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线亚威,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杰夫,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教研指导处李月珠、苏航一行到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就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参观调研。调研团先后参观了学校的录课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智能中草药种植房,并走进课堂与六年级的学生一起上了一节运用智慧笔进行学习的有意思的数学课。
体育馆路小学,作为一所科技特色传统校,2020年出台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十四五”的五年规划,规划中强调科技兴校,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智慧校园。全力打造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的校园环境,最终实现学校管理精准化、校园服务智能化、学校决策科学化、家校沟通无缝化。
去年,学校引入了一起教育科技公司的“一教一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之后,宋璐媛老师的班级配备了智慧笔,这支笔很聪明,外形和普通的笔类似,但是搭配由点阵纸印刷的作业本后,既保留了传统的纸笔书写方式,又能在师生书写过程中精准识别,全程无感采集数据并自动上传平台。
在调研中,体育馆路小学教学主任吴敬介绍了六年级8个班使用智慧笔完成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的情况。通过“一教一学”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看到了信息科技在切实地助力课堂教学。她认为在教学中,“通过类似‘一教一学’平台进行课堂知识点提炼、筛选和保存都非常便捷。”不论是课前准备、课堂抽象概念讲解,还是课后的练习布置、检测反馈、学情分析等功能,都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
在演示课上,授课老师直接通过电子大屏打开了某道题学生的真实作答痕迹,由老师判断是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全导致的错误,为后面的精准辅导提供依据。学生自使用智慧笔以来,每个章节的所有错题,平台会自动统计生成错题本,不仅省去自己整理的时间,还能提供多角度的错题分析。
在参观调研结束后,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线亚威,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杰夫表示,体育馆路小学在实实在在地利用信息科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数字校园的打造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真正服务于学生、家长、教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提升质量。二是信息科技赋能教育均衡发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校区间、区域间的教研活动,提高云端教研的实效性。三是科技赋能教育在学生的情感发育、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激发育人主动性,提升应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科技与教育双向奔赴。在体育馆路小学感受到了因为信息科技的有效运用,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关注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学校建立共同体,联动式发展。
在体育馆路小学校长郝海鸥看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积极落实智慧课堂应用实践,学校已经找准了课堂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一条清晰的智慧发展之路已经在这所学校生根发芽,逐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