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管理赋能 北京建工地产开启高质量增长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2023-06-29 14:26
来源: 中国网
2023-06-29 14: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住房的民生属性突显,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量价正向平稳回归。根据“二十大”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的相关论述,坚持“房住不炒”、在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基础上,住房“品质”被提到更高层面,相应对房企特别是国有房企提出更多要求。北京建工地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捷表示,房地产行业从传统开发转向精准定位,从粗放生长转向产业驱动,从打造产品转向产品和服务并重,必须通过数智化、平台管控,向产品挖潜力,向效率求收益,唯此才能在满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探索路上,北京建工地产这家首都房企演绎出了自身特色,拿出了“关键三招”。

  潘捷北京建工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迎接产业驱动新时代,精准把脉客户新需求。

众所周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既是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更对人口的流入规模和结构有长远、深刻影响。房地产行业从原投资属性转向民生属性,并与产业相结合,将不局限于商品住宅的单一开发,综合体商业、城市更新、养老地产等的导入,多业态互联的房地产新模式,将更好助力于城市群、都市圈的持续发展,进而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发展更加快速全面。

敏锐把握房地产行业的重大变化,北京建工地产基于产业、人口、消费之间的三角关系和动态平衡,提前开展了各重点城市的产业构成与人口结构调研,就各年龄段人群的消费倾向所带来居住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制定投资策略并相应对“产品+产业+服务+……”规划等多环节,特别是在投资拿地的先行环节,开展了产业摸排及人群精准分析。

顺应资本运营新周期,企业经营理念新变革。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迫在眉睫,这在房地产体现的更为鲜明。传统粗放型管理已不再适合精准性项目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销售各环节均需要接受社会资本的评价与考核,向产品要收益、向运营要效益,就是当下房企决定胜负的关键点。

北京建工地产潘捷表示,房企必须在新环境中重新思考发展和变革的问题,加快突破增长瓶颈、解决生存难题。企业必须将原获得的优势进行调整、变现,并尽快驶入新赛道。目前北京建工地产已启动了前瞻性布局,对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战略设计做出相应调整,并采取数字赋能、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型解”。

平台式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高质量“模型解”

一是及时构建、塑造平台整合力。房产行业并非单一专业,而是一个行业,具备很强的平台属性。平台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将决定企业价值、进而决定了企业发展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发展至今,北京建工地产极为重视自身平台打造能力,一方面坚持做好住宅开发主业,另一方面及时跟进,对接政策,将城市更新、养老、康养等新兴产业尽快植入平台。潘捷认为,只有尽快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帮助企业更好、长远走下去。

二是加快构建、提升品牌经营力。品牌是企业实力的背书,只有打磨出优质品牌,才能够支撑企业长久发展。目前北京建工地产已加快培育城市更新、并联动行业先进探索打造“全龄社区”等特色品牌,力争促进品牌联动、构建产品内涵,为业主打造更具价值的产品体验。

三是全面锻造、实现精细管理力。北京建工地产围绕“盈利提升、效率提升、品质提升、风险控制”四大管理目标,以跟踪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动态利润为线索,规划出一整套企业数字化转型蓝图,目前已实现全项目、全周期、全专业的弹性运营、高效统筹经营。提升产品力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企业的生存与盈利。

在行业新发展模式转型大背景下,北京建工地产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规律,以平台整合力、品牌经营力、精细管理力为破局点,通过数字化转型,摸索出一条具有建工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资国企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份可参考样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