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加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腾讯教育“百校谈”走入长沙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08-11 15:10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08-11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快速迭代,应用型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

“如果高校是推动新技术从0-1发展的动力,那么企业就是从1-100乃至更多。”8月8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骆志刚,在百校谈之《湖南省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上表示。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骆志刚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腾讯云、腾讯教育联合主办。会上,腾讯教育、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代表嘉宾,就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技术在变、产业的方向与需求也在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产教融合、科研合作等方式,让更多学校培养的人才,能直接投身产业端孕育的新机会,再用自身技能服务于社会。”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表示。

围绕产教融合的探索,长沙理工大学搭建了包括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算法硬件加速等实验室。面对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话题,长沙理工大学基于腾讯云自主开发了人工智能算法中台,通过开放训练参数,让学生能够上传数据并进行微调,从而了解大模型训练的流程。

“学校的科研包括算法研究,最终都要应用到产业里。所以我们和企业合作,基于一线的数据开展研究,让我们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能直接服务于各行各业。”长沙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周庆华表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需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从而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

  长沙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周庆华

在会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杨欧也分享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腾讯教育的产教融合探索。通过人才培养、认证考试中心搭建、智慧校园共建、信息安全校企合作解决方案等模式,双方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数字创意等领域合作创新,未来,双方也将探索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等合作。

“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岗位,以及这个岗位的需求和技能,再来反推我们的课程方案设置。”杨欧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杨欧

“从产业端来说,我们能提供更多跨行业的产业素材,比如交通、医疗、工业等。同时我们也能为高校提供一些工具和基础算力,比如腾讯TI平台、腾讯云微搭低代码、腾讯云分布式云CDC等,为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助力。”腾讯云湖南区域副总经理李向明表示。

据了解,依托腾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发、信息安全、区块链、界面设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产业学院、产业基地、短训营、竞赛赛事、教育部1+X认证等模式,腾讯教育为高校提供学习平台、实训课程、培训认证等服务,助力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多领域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目前,腾讯教育已结合“湘智云”产业扶持计划支持长沙市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联动地方政府和院校联合开展人才培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