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云南临沧古茶树茶基地,助力普洱古茶树保护与传承发展

来源:中国网    2023-08-22 16:44
来源: 中国网
2023-08-22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5日至8月13日,云南特有古树茶茶种质研究中心实验室及云南普洱茶生茶感官品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刀娜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深入临沧与普洱茶区完成五座古茶树区域科研基地的授牌工作,为进一步助力云南古茶树保护的实际实施尽一份力量。

刀娜老师带领边国三叶团队及传统手工艺制茶人王熙翔老师,深入临沧、普洱茶区完成邦东、昔归、大雪山、曼岗、普洱秧塔茶区古茶树保护科研基地授牌工作。这五座古茶树科研基地的成立,对进一步推进云南古茶树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刀娜老师是云南特有古树茶茶种质研究中心实验室科研带头人,同时也是云南普洱茶生茶感官品鉴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任,拥有20年从事茶文化、茶学研究工作的丰富经验。她曾出版多部茶文化研究专著,并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此外,刀娜老师还是早期国内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国家级评茶师。

此次活动的另一位参与者,王熙翔是云南特有古树茶茶种质研究中心实验室的成员,同时也是云南普洱茶生茶感官品鉴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组员。作为普洱茶历史文化讲师,他在茶山游学多年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普洱茶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实践的跨界研究者。

在活动期间,参与人员对五座古茶山的生态环境、树龄大小及树种基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炎炎烈日与风雨交错中,研究团队深入山林,向着古树茶科研基地前行。每个山头,每条小径,每一片茶区,都存在着千年的古茶与故事,而他们就是这些故事的保护与倾听者。山林间,树木蓊郁,茶香袅袅,蝉鸣鸟叫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山林乐章。沿着崎岖的山路而上,穿过密密麻麻的森林,他们来到了古树茶科研基地。每片基地的古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叶美翠绿,树干粗大,茂盛的茶叶鲜叶中,透着充满岁月的勃勃生机。每一颗古茶树都像一位厚韵的老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又散发着生命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