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类”短视频爆款频出 讲真与用户一起探索自媒体运营新方式

来源:北青网    2023-09-13 17:09
来源: 北青网
2023-09-13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一批批围绕乡村传统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爆款短视频频出,超高的话题度和影响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贵州苗族青年博主“乐天Ryan”制作“记录100个中国非遗技艺”专辑,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记录叶脉绣、龙头雕等非遗项目,吸粉超百万;返乡侗族青年、短视频创作者“村姑阿香”用镜头记录侗族美食、民俗与地方美景,带领同乡共同传播侗族文化,赢得近千万点赞。

这一过程中,短视频不仅让“村姑阿香”等创作者成为“网红”,也让网友们观赏到从前知之甚少的乡村自然与人文美景,从而增加新奇体验,治愈心灵、舒缓情绪,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地方文旅品牌的曝光度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短视频表现出的强大影响力也让更多人有意愿成为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顺利入局并不容易,一方面,大家不具备“村姑阿香”这样的“天然素材库”,此前也并不了解短视频剪辑、运营、互动等相关知识,在创作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与陪伴,则容易产生厌倦、无助等负面情绪,导致难以持之以恒运营账号。对此,专注于个人价值提升的终身学习平台讲真推出《视频剪辑实战训练营》,陪伴用户在短视频创作道路中不断前行,以优质内容站稳脚跟。

在教学模式上,讲真采取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方式,并开启贴心教学服务,陪伴学员一起完成学习、剪辑、创新的各个步骤。在课程进行中,学员有机会与讲师进行在线互动,体验比拟线下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沉浸感与参与感,让“孤岛式自学”成为过去式。此外,讲真还设置社群辅导,以方便学员们交流提问、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使用户让短视频学习过程中不再孤立无援,让知识的传递更有温度。在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讲师则会更加耐心地进行讲解,班主任也会充当大家的学习助手,积极答疑解惑,成为大家坚强的学习后盾,并帮助学员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自信的心态稳走短视频运营之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上的提升,还能结交到亦师亦友的同行伙伴,体验并肩作战的安全感与成就感。

在内容设置上,考虑到学员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不同,讲真采取阶梯式教学方式,让知识如涓涓细流一般被学员逐渐吸收,一步步跨越入行门槛。课程前期会向学员传授剪辑操作、账号定位、文案撰写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弥补知识短板。夯实基础内容后,讲师还会带领大家进行案例解读、场景练习等环节,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大家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并在短视频运营领域温故知新,产生属于自己的领悟。

如今,短视频已成为占据人们网络时间最长的领域,其中蕴含了大量机会与发展空间。新媒体时代,终身学习平台讲真将秉持“有趣、有料、有用、可转述”的教学原则,持续分享专业知识,陪伴大家将兴趣爱好发展为个人技能,一起抓住机遇,剪出与众不同的精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