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加持,AI柔性打磨机器人「斯帝尔」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来源:中国网    2023-10-13 13:47
来源: 中国网
2023-10-13 13: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斯帝尔(Stial)获得产业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A股主板上市公司鑫铂股份实控人唐开健主导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迭代、产能扩大、市场营销等方面。

斯帝尔(Stial)是一家独立机器人厂商,专注“AI柔性打磨机器人”。从机器人大脑认知系统,AI感知神经系统(力觉、触觉、视觉、声觉),本体设计,打磨工艺方案——形成完整自主技术闭环,在硬件、软件、算法、工艺方面完善布局,拥有几十项国家专利,构建了斯帝尔全球领先的技术壁垒。

斯帝尔定位“AI驱动智能打磨”,其柔性打磨机器人模拟打磨工匠的脑手眼耳感官设计,已为全球客户服务十余年,国际率先实现不同场景的产品批量打磨,积累了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和行业数据。

斯帝尔是一家拥有国际视野的公司,其团队由中国和北美高端人才组成,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纽布伦斯威克大学,多伦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机器人AI系统及软硬件结合方面均有十年以上资深经验。斯帝尔总部位于江苏无锡,已在香港设立国际业务中心,北美研发中心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并在欧洲意大利和德国也已做布局。

斯帝尔深耕打磨场景十几年,全栈自研核心软硬体系,本体、执行器、组件、工作站适配不同打磨场景,底层采取生物拟人化研发原理,构建AI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其NextBrainAI磨菇云系统,融合了机器人大脑认知系统、AI感知神经系统(力觉、触觉、视觉、声觉)、轨迹智能规划、工艺配方智能生成等,自主学习消化打磨产品形态、材质、工艺、路径规划等,形成脑手眼耳一体化交互能力;AI磨菇云系统基于深度学习、自主机器学习、强化学习、领域数据增广与领域泛化技术,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打磨。

斯帝尔市场定位高端,采取“技术+品牌”双轮驱动,已在汽车和空天领域占领用户心智,并逐步下沉,其产品已在汽车(特斯拉产业链)、航空航天(飞机火箭导弹)行业攻克难题并成功落地,树立了高端技术定位和市场覆盖。此次融资完成后,将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逐步降维打击覆盖民用市场,加速扩大市场份额。

斯帝尔在商业模式方面也独具创新,采取“设备销售+共享工厂”模式,磨法共享工厂F-PaaS业务(Processing as a Service),为客户提供打磨抛光代加工服务,使越来越多的客户可以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机器人打磨作业。

此次PreA+轮融资的完成,体现了产业资本对打磨痛点的理解和对斯帝尔核心技术及未来前景的看好,此举将加速斯帝尔的技术迭代和商业布局。斯帝尔创始人&CEO王红波针对未来表达了愿景:斯帝尔以世界级公司的高度,以“Accelerate AI to polish the physical world”的使命,让机器人在物理世界打磨更多精彩!

这份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手册请收好!让我们一起去植树!春雷响农耕忙,安全切莫忘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要点隧道施工,9个必须要做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