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中的科学:用诗词赏析开启气象科普之旅

来源:中国网    2023-10-17 15:44
来源: 中国网
2023-10-17 15: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水滴怎样使自己体积增大的呢?”“雨水可以直接饮用吗?”来自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暴梦梦老师问道。2023年10月9日下午,一场有趣的气象科普“饕餮盛宴”正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多功能教室内徐徐拉开。

科普讲座以“诗词里的气象科学-雨”为主题展开,通过感性的诗句引出理性的科学。天气现象作为是诗词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常常被诗人描写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比如,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雨水,表达了自己悲伤的情感。

通过诗词赏析与天气现象科学原理的巧妙结合,暴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传授了雨的相关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气象灾害。在原有的生活认知基础上,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天气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在活动中以提问的形式,让同学们参与其中,引导和激发孩子们对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中国诗词文化的掌握。通过不断寻求新的路径,将气象科普辐射到更广阔的领域,肥沃西安科普教育的土壤。

“气象科普进校园”的开展,让小小的气象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通过不断浇灌滋养之下,让他们看到天气现象中的风云变幻。力求以激发学生们对气象科普知识的兴趣,提升西安市青少年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践行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理念。(暴梦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