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国际在线
2023-10-23 14: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肩负着保存、传承、创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高校开展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活动,有其必然性。同时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能够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以及素质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构成了其中的要素。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成效,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生长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身就是一个接受问题”。如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所言,“接受”这个环节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因为“‘接受’就是意味着承认、相信。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就是这种思想进入了人的头脑。

‘接受’是‘教育’的实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大学生这个受教育者的接受度,提高其有效性呢?我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一个十分有力的途径。我们可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

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受教育者,有着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有个性等诸多优点。当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上也发生了转变,逐渐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疏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相当匮乏。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访美时,几位华裔教授直言不讳地批评说,中国去的一些留学生懂ABC,懂XYZ,懂美元英镑,但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大学》、《中庸》。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能够直接阅读古文和传统经典,更不用说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了。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无法亲密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不能正确理解其精神。这些现象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说明十分有必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

不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备受担忧的情况下,也需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递下来的文化,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在传统文化之中,往往是“日用而不知”。大学生这个群体因为没有脱离中华民族这个母体,仍然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趣味、风尚习俗等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能够很容易让他们接受、吸收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培育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目的。

因此,从受教育者——大学生,以及教育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祖辈的生活习俗等来说,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一个从知识层面来重温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习俗渊源的过程;是一个从情感层面来认祖归宗、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所以,通过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能够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成党和国家的期望。

从教育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如培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熟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这些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等特征,缺乏丰富的具有人文思想底蕴的内容,容易变成枯燥的教条。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为例,因讲授内容所限,其中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是以条条框框地形式出现,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比较单一,而且许多内容都是对初中高中内容的简单重复,学生提不起兴趣。按照接受理论中的接受者的“超限效应”论来说,单调重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会导致受教育者的反感,无法有效地接受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心理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刘建军教授举了一个很好地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说到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讲演,起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好,很感动,准备掏出自己所有的钱来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讲完的时候,马克·吐温由于生气,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两元钱。以此来看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具有相同的窘境。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高校开展阅读的情况,既不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没有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艺等多个领域的瑰宝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从某种程度上说,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多个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仍然是陌生的,比如艺术知识、古代经学等等。虽然偶有接触,但是表面而不深入,片面而不系统。因此,在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系统阅读,显然对于乐于接受新鲜知识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容易接受的。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所有来自外面的信息,而是对于外来的思想文化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和接受。“一般来说,关于知识信息方面的,人们往往有一种求异求新的倾向,而在价值信息方面,则往往有一种求同的倾向,乐于接受与自己的信念一致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信息。”如果说,对于未能全面深入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学生而言,经典文献成为一种时髦、时尚的新知识,那么,毫无疑问,经典研读会受到他们的关注和接受。同时,经典文献本身所呈现出的价值观、精神理念,又恰恰是为百姓们耳熟能详的,浸润在他们生活中,滋养着他们的人生,如民族大义、杀身成仁、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等。大学生们同样浸润在其中。因此,他们在价值观求同的倾向之下,必然更能深切地了解这些价值观的渊源,并在情感上认同,理智上接受,从而坚定民族文化信仰。

又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本身来说,具有理论性不是特别强,比较生活化的特点。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但是并没有深入纯粹思想的意识,“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这些规定诚然也是具体的,但是这种具体没有概念化,没有被思辨地思考,而只是从通常的观念中取来,按照直观的形式和通常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经典文字中缺乏纯粹的范畴和纯粹的思辨,有的只是直观的形式和感觉的形式,所以没有哲学的存在。虽然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主张并不准确,却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中国经典的表达特点,即直观性和感觉形式。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智慧是从生活中提炼的,最终也以生活的语言来表达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说,中国古人总是以生活化的语言、生动的譬喻来告诉世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因此,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常常读到充满人情味的文字,常常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如,《论语》以对话的方式,轻松愉快地探讨着政治、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其中的真知灼见,历经两千年余年,我们依然受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仍然是人情社会,因此,《论语》依然能给予人们指导。又如《庄子》,在那瑰丽诡谲的语言之下,那种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不仅仅抚慰了那些积极入世却遭受挫折的古人,也使终日忙碌、身心疲惫的现代人能够感受到人生的清新,充满生活的信心。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比较容易进入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的。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与之相较,逻辑严密的思维、纯粹的哲学语言,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更遑论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髓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材又未能完全跳出条框,未能以生动清新的语言来表达,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加之从初中、高中至大学的反复地单调的讲述,已经让它失去了吸引力。于是,无法有效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了。可以说,在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之所以能够必然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主要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受教育者土生土长,有经典文本的生活语境;二是经典文本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语言生动,能够有效指导受教育者面临的社会、人生、情感问题。

事实上,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取向不明、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他们迫切地希望获得这些方面的指导。然而政治性过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无法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和情感问题。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却恰恰能够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更为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情感,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因此,只要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能够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能够十分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作者:谷利民,湖南永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