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成就——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同时为庆祝昌平实验室成立三周年,10月21日至22日,DNA双螺旋发现70周年暨昌平实验室成立三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北京作为创新之城,一直把生命科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大方向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优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位于昌平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更是定位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将集中力量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核爆点”,昌平实验室就坐落在这处园区内。
首创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精准预测新冠病毒逃逸走向;快速打造国际最前沿的抗体研究平台,研发出现实中很难被病毒逃逸的新冠广谱中和抗体;利用先进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早期癌症检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采用个体化、靶向性的神经调控手段,干预重度抑郁症、自闭症等疾病……昌平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介绍,昌平实验室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生命科学创新高地,成立3年来,已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本次论坛共设立9个专题,分别围绕DNA双螺旋发现回顾、DNA测序、基因编辑、中心法则、DNA与免疫、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基因组神经生物学与技术进行深入交流讨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以视频方式致辞;基因克隆先驱、拉斯克奖获得者汤姆·玛尼亚蒂斯,二代测序技术发明者之一、生命科学突破奖获得者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亚安等32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齐聚,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70年前DNA结构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双螺旋的非凡之美,还使人们深入了解了人类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挽救生命的疾病治疗方法。”玛尼亚蒂斯表示,很荣幸可以和同事一起来到中国,参加这场盛会。巴拉苏布拉马尼亚安说,很高兴和其他杰出的科学同仁一起参加本次论坛,“DNA双螺旋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各种生命现象,让我们共同对生命科学中可能最重要的一项发现致敬。”
“各国专家学者齐聚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标志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归,也使得我们更加维护和推崇国际合作与全球交流,以推动科学前进,增进人民福祉。”谢晓亮说,此次学术盛会旨在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子提供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我国生命科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切实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希望大家能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睿智、坚韧和合作精神,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开拓新的版图。”
(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