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打造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的高可靠、安全稳定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梁靓强调,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培育期,产业各方普遍期望加快研制成熟可应用的产品,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工信部: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来源:科技日报    2023-11-07 09:47
来源: 科技日报
2023-11-07 0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指导意见》的发布恰逢人形机器人聚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标志着我国在加强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推进软硬件协同发展、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世界机器人大会副秘书长梁靓表示。

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创新

“人形机器人反映了当今世界智能装备的最高技术水平。”梁靓强调,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集大成应用,是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的未来产业。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等方面仍存短板弱项,需要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指导意见》提出,突破关键技术方面,重点要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肢体”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体系等领域取得突破。培育重点产品方面,将打造整机产品、夯实基础部组件、推动软件创新作为主要发力方向。同时,围绕基础共性、系统评测、行业应用等重点方向加快标准研制等。

梁靓建议,针对前沿基础、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和人形机器人应用相关攻关任务,组织实施“揭榜挂帅”;协调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集智攻关,重点围绕自研芯片、操作系统、驱传动装置、底层算法、仿真测试等关键核心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加速前沿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拓展三大重点场景应用

近年来,以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在几年内完成百万台套数量级的部署与应用,一旦大规模应用,将对国际产业分工产生深刻影响。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为缓解老年护理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形态,能够适配人类工作环境,在养老助残、环境清洁、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梁靓表示。

《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打造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的高可靠、安全稳定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助于填补劳动力缺口、满足生产和服务业的需求。”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表示,作为最接近人类形态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娱乐和社交领域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互动体验。

梁靓强调,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培育期,产业各方普遍期望加快研制成熟可应用的产品,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加速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开展人形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创新,整合集中优质资源攻关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薄弱环节,将是对传统机器人产业链的再造和升级。在胡晓平看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会相应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加速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梁靓认为,《指导意见》从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强化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任务,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明道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拥有强大的生产基础和制造能力,近年来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胡晓平看来,“《指导意见》的出台指导企业及时调整战略,优化创新研发和市场推广方向,必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普及,同时,有望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崔爽)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