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基础上,得物鉴别实验室正式获得了国家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这标志得物鉴别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已具备国家级专业标准。据悉,CMA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可靠性及出具结果的一种官方认定。过往获得该认定的机构包括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珠宝国检集团(NGT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检测机构,均在专业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能力。
近期,得物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成立首个鉴定联合研究中心,在共建鉴定标准、技能培训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郭颖对此表示高度肯定,“得物App在鉴别领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行业资源,希望不断深入推进双方的合作交流,以更精细、准确、全面的鉴别鉴定体系,探索珠宝玉石领域的创新发展,相信将成为珠宝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先锋’,也为行业输出更多专业和优质人才。”
“现在,翡翠、和田玉等不再是中年人的独有爱好,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珠宝玉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鉴别范围和能力。”得物鉴别师戴莉莉说,她今年入行已是第17个年头。“目前,实验室的CMA认定已覆盖市面主流珠宝玉石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翡翠、和田玉、玛瑙、绿松石、珍珠、琥珀、水晶、红宝石、碧玺等。”
“在得物,鉴别是一件科学严谨的事情。在得物鉴别实验室,我们的鉴别师和工程师把材料科学、药品、食品等领域的检测方法应用到鉴别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珠宝鉴定领域,是否为天然玉石?是否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答案往往都藏在肉眼看不见的蛛丝马迹里。”
得物鉴别实验室中,戴莉莉正操作一台大型设备,仔细查验一条“和田玉”项链,乍一看晶莹剔透,毫无破绽,但经过实验室分析,红外谱图结果显示其为碳酸盐质玉,与描述不符,“部分不良商家经常使用碳酸盐玉(如阿富汗白玉)、石英岩玉(如东陵石)、塑料等冒充和田玉。”最终,这条号称“和田玉”项链被拦截,不被允许发给消费者。
不仅玉石商品,外观上“以假乱真”的金属饰品,放在扫描电镜下,金属元素和元素比例一清二楚,真假立判,是否含有害重金属元素、是否被翻新过,也能被“看穿”,不合格商品立马被拦截下架。
通过X-ray设备的透视,手表根本无需“开盖”,内部机芯结构一目了然,即使有假货商把假机芯装进真表壳里,也休想蒙混过关。“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帮助用户放心买到喜欢的正品。”戴莉莉说。
以戴莉莉所在的珠宝玉石鉴别团队为例,团队成员近半数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不管商品价值多少,公司为了较真,投入了亿元增添大型仪器设备,例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高倍显微放大镜、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等近百台先进仪器设备,对商品材质、成分、含量、镀层工艺等实验室分析研究,辅助商品鉴别,拥有多项检验检测领域的专利证书。”得物鉴别相关负责人表示,“CMA认定也是对我们既往工作和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实际只有符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法律法规且通过专家组审核通过的机构才能获得这个资质。目前,得物鉴别能力已覆盖球鞋、服装、美妆、箱包、手表、数码、玉石等十多个消费品类,以满足用户广泛多元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