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主动对接数字时代的人才需求,着力以“数字化+”为依托,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教学改革提供新动能,为教育新发展聚合新力量,为数字化育人构建新生态,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
图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参加2022-OpenHarmony开源开发者成长计划挑战赛获奖团队照片
数字化引领学生成长,夯实育人基础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着学生成长成才,为育人基础注入新的活力。”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顾岑介绍,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综合发展为基础,实践创新能力为依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强国杯”技术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技术应用赛”、2022-OpenHarmony开源开发者成长计划解决方案挑战赛”“2022年第二届中国高校大数据挑战赛”“第八届贵州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数字化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财富。
“数字化时代是我们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春天,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更让我感受到在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所带给我的成就感。”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通信工程2020级学生吴亮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的获奖感言时提到。
数字化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产教融合
“准确把握和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王松表示,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遵循学生内在成长规律,重视学习成果的现实应用,强化实践育人理念与路径创新,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岗位实践有效整合,实现数字化产教融合、工学嵌接,促进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共同提升。
目前,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已与贵州商学院的优秀教师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产教融合,商学院教师给学院学生进行“嵌入式”项目课程培训,让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内从基础到自主开发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拓展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课程思维。
“学院引进的“嵌入式”项目课程培训,让我们对新的课程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补足了我们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专业课方面存在的短板,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拓宽了渠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学生尹维菊表示,参加完学院组织的“嵌入式”课程培训获益匪浅。
图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学生参加“嵌入式”项目课程培训现场
数字化优化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多方共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围绕教师教学态度、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程考核等方面,建立多方参与的全过程数字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教育评价方式和手段,对学生、教师、学校、合作企业等教学主体各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实时情况进行多渠道、全过程、全方位的数字化采集,综合评价与分析,促进评价结果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和激励等作用的发挥,不断改善教学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实现各方增效。
“同时,为了更好实现对教师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还利用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多方位多角度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在学生教育教学这个入口上把好关,学院打破以往教学评模式,利用教务系统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双向采用教学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老师有个正确的评价。”王松表示,学院始终重视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和老师实现双向奔赴的教育教学成果,提高育人质量的同时,促进多方合作共赢,共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正如顾岑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到的:“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始终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信息技术赋能办学水平提升,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上稳扎稳打,为逐渐成为贵州民办高校的高地,打下良好基础。”(通讯员:邓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