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耕耘十四载,航天天马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新成绩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11-13 17:09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11-13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日16时48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成功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送入5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天马作为项目地面装备总体单位,为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提供地面发射支持设备,包括发射架、发射台、桁架地基及温控系统等设备,助力了我国商业航天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飞行和全球私营航天首家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飞行,开辟了我国商业航天从固体向液体运载火箭跨越的新时代。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0日11时18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宣告长六型号本年度的首发任务告捷。

航天天马研制配套的“全箭运输起竖发射系统”实现了长征六号“三平一竖”运输起竖,是长征六号自2015年首飞以来第十一次成功助力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9月5日17时34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的组织指挥下,星河动力航天于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圆满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任务代号:The Little Mermaid)发射任务,顺利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送入800km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航天天马研制的运载火箭海陆通用机动发射平台成功助力星河动力航天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助力我国民营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全球首次无依托陆海通用机动平台发射。

航天天马为该运载火箭提供的海陆通用机动发射平台具备低成本、模块化设计,系统简洁易用,载荷传递合理等特点。同时系统采用多模转向的通用液压模块车,机动灵活性高,可在狭小空间实现“微动”,快速定位、对接等优势。航天天马采用了海洋环境动基座起竖发射、大型保温舱同步开盖、尾托座自适应锁紧释放等全新技术。设计的海洋环境动基座起竖装置实现了发射基座形式从固定式到活动式的跨越,且完成起竖时间优化缩短50%,极大提高起竖效率;使用的的大型保温舱同步开盖技术,实现在起竖前保温舱整体同步开盖,有效节约射前准备时间,加快射前准备工作;使用的尾托座自适应锁紧释放技术,利用火箭尾焰燃烧镁带实现自动解锁的功能,有效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

航天天马自2009年开展运载火箭发射装备研制工作以来,在对运载火箭发射装备的研究过程中,共主持参与了横向课题14项,纵向课题3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67亿元,掌握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通过对技术进行总结和提炼,共发表16篇学术论文,3篇国防科技报告,编制了多项设计规范,在商业航天领域,申报30余项专利,授权发明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所做研究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等诸多荣誉。

以长征6号全箭运输车、起竖系统、发射台为代表的火箭发射所运用技术创造多个第一,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系统配套了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十余家企业,占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市场84%。

随着多次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射任务提供地面装备支持,航天天马掌握的“三平一竖”(水平组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和垂直起竖发射方案)发射技术,起竖托架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技术、起竖托架的起竖和快速回倒控制技术、以及大型结构件设计技术得到成熟运用和充分验证,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配套多个民营航天企业的单位,确立了“快速、便捷、廉价、可靠”的地面发射配套优势。

近年来,航天天马积极适应商业航天任务“短、平、快”特点,完成多型运载火箭起竖系统及发射台的论证与研制任务。并将商业航天地面装备的研制纳入发展规划,是航天天马重点打造的两个一流专业建设中“地面装备设计与集成”的主要方向之一。未来,航天天马将持续依托成熟的地面装备设计与集成能力,深耕商业航天地面装备领域,助力中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不断服务航天强国战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