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奋力向前奔跑,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用钢笔了。无论是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还是咖啡厅的圆桌旁,总能看到在电脑前奋“笔”疾书的人们。甚至于很多时候,手机都已经能取代电脑的很多功能,成为更加便捷的办公方式。但是,“笔”本身却愈发地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用惯电脑的人总会觉得提笔忘字,所以我们也愈发羡慕写得一手好钢笔字的同龄人,这项技能在大众之间却变得越来越陌生。
但是作为最重要的签字工具,它记录了人类历史上诸多重要的时间节点,也记录着人们输入方式的演变。
钢笔的变迁
记录了人类历史
追溯钢笔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共同演进的。差不多在埃及人正在建金字塔的时期,芦苇笔下的楔形文字就已经记录在了羊皮之上。
而罗马帝国的衰亡使得欧洲人很难再见芦苇,才有了我们在很多名画上看到的羽毛笔。但是羽毛笔笔尖磨损实在是太快,欧洲人为了更加便利和便宜地书写,创造出了用青铜制成的金属笔尖。
羽毛笔
然而人们觉得,写几个字就要蘸一下墨水实在太过繁琐,于是历代的匠人们开始尝试如何用笔自身来储存墨水,持续流畅地书写文字。直到一千多年以后,钢笔才有了接近今天的模样。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贮水笔的专利证书,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这个小小的进步,就足已让钢笔独立地离开墨水瓶,独立地夹在人们的口袋里,也成就了像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这样的大文豪,不再被困于三尺书桌前,灵感可被随时记录下来。
书籍与钢笔
正因为钢笔进化到了无比便利的时代,20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几乎都被一支支钢笔所记录了下来。
比如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麦克阿瑟用5支钢笔写完了自己的一个名字,签字后将5支钢笔分别赠予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两位在对日作战中屡建功勋的美国将军以及自己的夫人。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用两支红色钢笔在华盛顿签订了裁军协定。
每个人都应有一支钢笔
享受书写的快乐
经过漫长的演变,如今的钢笔分类和用途已经变得多种多样。而且根据不同的书写习惯,使用场合,这些钢笔也兼具了品质和实用性。
我们中的很多人,到了不那么经常使用钢笔的年纪,钢笔的细腻笔触足以让你重温写字的美好。
若想要再提升一点档次,近几年大热的轻奢钢笔品牌——萧伯纳钢笔是最受笔友们追捧的轻奢品质钢笔,笔身色彩多样,简洁时尚,书写时阻尼感适中,被誉为中文书写体验最佳的入门钢笔。
萧伯纳钢笔的每一个系列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设计、修改及打磨,可能很多人还并不了解这个品牌,成立之初就是以“简约中的优雅”作为品牌一以贯之的理念,来激活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表达,并试图用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方式,来打破传统钢笔设计风格在大众心中的固定印象,提炼出一个更时尚、更简约、更优雅的轻奢主义钢笔。
从书写体验来说,萧伯纳钢笔写字绝对能让你挥洒自如,不同的钢笔系列都各具特色,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钢笔,可以让你再次感受到书写的快乐。
当我们用键盘敲下一个个字符,虽然都整齐划一,格式严谨,但这些方块字唯独缺少了手写的温度。
虽然如今的时代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再用钢笔进行大量的办公,但是钢笔笔尖下所流淌的文字,更多的是体现了我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自我审视的态度。
人们总说,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似乎很难容得下一点空间,留给自己去慢慢地品味时间和放松心境。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拿起钢笔,书写下脑海里最真挚的文字,将思考、想象、回忆与情感记录,留住每一段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