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携新产品新理念亮相植保双交会,全面服务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    2023-11-22 16:47
来源: 中国网
2023-11-22 1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11月21日,湖南长沙——2023年11月19日-21日,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以下简称“双交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办。作为一家深度服务中国农业市场的创新企业,拜耳作物科学携植保领域一系列新产品、新理念参加了双交会期间一系列会议,旨在用创新的前沿技术成果服务广大种植者及植保工作者,持续为中国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定助力。

增效持久更安全,线虫防治再添创新利器

历年的双交会,一直是众多创新的植保新品与市场、用户见面的绝佳平台。此次,拜耳作物科学中国市场部产品经理古越在双交会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上隆重介绍了拜耳用于防治线虫的一款新产品——拜线危 ,为危害较隐蔽、不易发现和识别的线虫虫害提供了防治的新利器。

图片1.png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市场部产品经理古越讲解拜线危 )

古越介绍到,作为一款具有新作用模式的杀线虫剂,拜线危 能够以低剂量有效防治目前常见发生的植物病原线虫种属,并且对人员和环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从而为全球土壤杀线虫剂市场树立了新标准。

除拜线危外,拜耳作物科学借双交会契机推介了经典除草剂产品——农达 。多年来,农达 持续通过差异化价值满足用户需求,与拜耳作物科学不断推出的植保新品共同服务用户,以经典与创新持续呈递出绿色、高效的卓越价值。

服务创新谱新篇,拜耳展示“一站式飞防”新模式

除了效果强劲的产品之外,拜耳作物科学还积极分享了在农资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成果。在双交会期间举行的第二届航空植保发展与应用论坛暨2023年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年会上,拜耳作物科学中国飞防应用经理李睿江介绍了创新的拜耳一站式飞防服务模型及“飞将军农服”公益平台的发展情况。

图片2.png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飞防应用经理李睿江介绍拜耳一站式飞防服务模型)

李睿江谈到,针对传统飞防模式在低价竞争、盲目追求效率、植保技术缺乏以及防效事故频繁发生等方面的诸多痛点,拜耳打造的一站式飞防服务模型以农户需求为基石,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并凭借“飞将军农服”公益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实现订单全程追踪,可以为农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一站式产品及飞防服务,打造出共赢的飞防服务生态系统。目前,该创新服务项目已经吸纳了超过900名注册专业飞手,作业面积达87万亩次,服务运营范围更覆盖到35个县市,为飞防、农资等专业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再生农业引关注,知行合一促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行业盛会期间,拜耳作物科学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专业行业会议的研讨,积极分享了深耕植保行业市场的理念和洞察。

在同期举办的第八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高峰论坛上,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法规科学部总监张丽介绍了拜耳作物科学面向未来的种植系统——“再生农业”,并展示了再生农业在全球的前沿进展,以及拜耳耘远农场、拜耳食品价值链合作项目等本土实践。此外,拜耳中国政府事务高级总监魏雨钊参加了双交会第二届农药企业家座谈会,就行业新形势下的草甘膦产品登记进展、推动创新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话题分享了一系列观点。

图片3.png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法规科学部总监张丽介绍了再生农业)

双交会期间,拜耳作物科学荣获“2023年度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示范单位”,拜耳作物科学中国北区高级销售专员王志宽荣获“2023年度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拜耳作物科学已连续多年获得安全用药领域荣誉,体现出全行业对拜耳坚持倡导农药安全科学使用、切实践行企业责任的高度肯定。

图片4.png

  (拜耳作物科学荣获“2023年度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示范单位”荣誉)

以农业为发展之基,以创新为优势之源。隆重归来的双交盛会,为拜耳作物科学提供了一个分享创新成果和理念的优质平台,也将拜耳多途径赋能农业发展的愿景彰显无遗。未来,拜耳将进一步迈进本土发展与合作的步伐,为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关于拜耳作物科学

在农业领域,拜耳坚信,种植者渴望创新,促进增长,兼具环境效益,并有助人类发展。凭借领先的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和数据科学的研究能力,拜耳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种植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探索推动创新的数字工具,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深远的变化。

我们相信,每一项对创新的投资也是对可持续性的投资。拜耳致力于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改善小农生活品质。拜耳的长期成功不在于销售更多的产品,而在于为种植者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案,减少水、土地和能源投入,获得丰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