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老物件”的新生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3-12-01 10: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读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有感   “老物件”喻指过往的事物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丰富,涵盖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民间的文化手工技艺、传统的民俗民风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哲理智慧……冯骥才曾说过,“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无尽的岁月长河里,“老物件”如磐石般静谧,但又见证历史的变迁、承载人文的故事、蕴藏沛然的力量。

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发展进程,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是不可逆转的哲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事物没有价值。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能够充分认知到旧事物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能够让我们汲取旧事物的养分,还能有效的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精神是“老物件”不可替代的价值。古蜀道是旧事物,在险峻雄奇的秦岭山脉开辟巴蜀与汉中互通有无之路,深刻展现了中国古人敢于改造自然、与自然抗争的卓然意志;古长城历经千年风雨屹立于祖国北疆,也是旧事物,但也诠释着汉民族顺势而为的超然智慧、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传统木制建筑和家具的榫卯技法,亦是旧事物,但是却将中国人的严丝合缝的严谨追求和科研品质照进现实。在华夏大地上,旧事物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和高贵品质,为当代人的前行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模范和不竭动力的源泉。

创意无穷的发掘经济效益是“老物件”最具特点的价值本色。传统的制作技艺赋之以新时代的创意,往往能造就出高端的产品:传统的丝织工艺与现代服饰相结合,让高端服饰更具光泽与舒适性;传统的雕刻技艺与当代工艺品相结合,让家具用品更加富有美感,其经济价值也更加凸显;中医书《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的旧原理,应用到以新式西医为主流的现代医学,不但在制药领域催生了行业的巨变,更是引领了医疗方式和理念的变革。

如果说认识到旧事物的价值是让“老物件”焕发新生机的基础,那么保护传承好旧事物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则是激发“老物件”新生机的前提。

旧事物的保护需要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增强文化领域党的建设,以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的形式,引入民间资本,搭建公益保护平台,收藏与保护旧事物的原貌或形态,通过多方面的视觉传感,让当代人了解历史事实、感受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当代人的“溯源”意识,达到知古明今的教育意义。

旧事物的传承需要坚守的意志力与匠心的创造力,因此对物质和非物质传承人、民间手艺人的宣传和保护是不可或缺的。五彩斑斓的脸谱、腔调浑圆的戏曲、活灵活现的剪纸、刀锋凌厉的雕刻技艺……华夏大地的精彩文化技艺,无不是一个个传承人在坚守与传递。

创新与发展是让旧事物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旧事物焕发生机的关键在于创新与发展。新民乐正是将新时代的音乐旋律融合到传统民乐中,才让其充满了新意与活力,为当代青年所津津乐道。以旧事物的“形”为基础,将新时代的“意”融入其中,能让旧事物更加鲜活、生动。一盏普通的旧灯,赋之当代“饰”的美感,让生活的亮灯之处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创新是旧事物焕发新生机的催化剂,也是旧事物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积极的姿态挖掘旧事物的价值,首先要认知到旧事物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让旧事物焕发新生机,前提是保护与传承,关键是创新与发展。(张如亮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