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丨聆听岁月的故事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3-12-05 10:14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12-05 1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聆听岁月故事,窥见文明奇迹,数千年中华文明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能是端庄雍容的巨制,也可能是灵动飞扬的“显眼包”。新华网四川频道与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联合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系列海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东汉陶说唱俑与石犀,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东汉陶说唱俑,一级文物,高66.5厘米,1963年四川省郫县(现郫都区)宋家林砖室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大家看我袒胸鼓腹的样子是不是有些与众不同?这是我们的职业特性决定的,主打一个“滑稽”,精髓是“逗乐”。只不过我比同行们多迈了一步,夸张了些:头上盘椎髻,眯眼吐舌,肩耸得像小山,裤儿太肥以至于都快兜不住了。这是我作为“谐戏之祖”的本分所在。鼓声“咚咚”响,表演开始了。

石犀,战国晚期至汉,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工地出土,成都博物馆藏

大家好!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犀来报到。

能成为“镇馆之宝”,首先,我想和我的“重量级别”有关,数据为证:长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约8.5吨。

其次,我的混搭气质估计也加分不少。巨大圆润的体形、粗粗短短的四肢、微微笑的神情搭配在一起,让我喜提“萌”“呆萌”“憨萌”“反差萌”等标签,更被冠以颇具四川本土特色的称谓“闷墩儿”。

第三,我“有故事”。《蜀王本纪》中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以厌水精……”或许,我与李冰治水有关?是传说中的“镇水神兽”?我已经2000多岁了,年轻时候的事有些记不清了,考证历史,还有赖于你们,我就悠闲地在成都博物馆“养老”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