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1234”支部联学共建 共筑青年教育社会课堂

来源:中国网    2023-12-27 10:27
来源: 中国网
2023-12-27 10: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东营职业学院实施“1234”支部联学共建行动,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搭建“党建+团建”两级平台,实现“油地校”三方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多元性、第二课堂评价的科学性、“一团一品”项目的示范性、实践育人成果的创新性,构建适合青年特点的“社会课堂”。

“1234”支部联学共建体系图

一、多方协同共建,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东营职业学院与校内外党团组织联学共建,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携手推进青年思政引领、青年现状调研工作,东营职业学院申报的《构建“行走”的青马学堂》等3个项目入选共青团东营市委揭榜挂帅项目,依托东营市青企协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校522个团支部,结合专业优势和兴趣特长,与共建单位形成育人合力,大力提升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学校组织人事处、团委联合推进推优入党工作,东营职业学院被确立为2023年山东省深化推优入党试点学校,东营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团中央调研山东省推优入党座谈会上作经验分享。

二、拓展实践基地,打造青年教育“社会课堂”

建立革命文化实践育人基地。学校组织团员青年到共产党 宣言纪念馆、中共 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知青小镇、东营市博物馆等考察学习,认定相应学时。建立“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实践育人基地。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青马培训、主题团课等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政育人”模块,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相应学分,东营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山东省第二课堂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推进学校团委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联学共建,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促进大学参与社区治理、课后服务、社会调查、基层团建等实际体验与贡献度。2023年,东营职业学院110个学生团支部与东营多个社区签订共建协议45份,开展社区实践活动200余次,参与学生累计10000余人次。

获评2023年第二课堂校企共建课程基地

三、讲好青春故事,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石油资源等,走进刘集党支部、调研黄河入海口和深入黄三角农高区等,建设理论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和党性锻炼的基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先进事迹对青年的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提升”。

依托比赛讲好“青春故事”。积极打造“破碱重生 本草留香”挑战杯金奖项目、“走进刘集”挑战杯红色专项一等奖项目,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展示了东营盐碱地研究成果、红色文化等。2023年暑期,组织学生到胜利油田生产一线、教育场馆进行社会实践,引领学生到刘集党支部、封庙团支部探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成果推报全国挑战杯红色专项,分别荣获省赛一等奖、二等奖。依托社团讲好“青春故事”。成立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对东营的吕剧、黑陶、芦苇画等传统文化进行宣讲和展示,东营职业学院在刘集党支部、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杨庙社区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遴选优秀学生培养组建解说团队,通过多种途径挖掘或整理具有特色的“青春故事”进行宣讲和传播。依托志愿服务讲好“青春故事”。积极与东营市委宣传部对接,开展“黄河文化论坛”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与市工会对接,开展黄河重大战略劳模工匠东营行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志愿服务,负责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十个服务岗位、十余个服务点位的具体工作;组织东营职业学院学生参加全国“两会”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讲好“青春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到全校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引领团员青年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东营职业学院 夏岩 燕德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