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新网络入选《数据要素流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

来源:东方资讯    2024-01-02 13:37
来源: 东方资讯
2024-01-02 13: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通过征集、调研、资料梳理和专家评审,遴选出28个数据要素流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涵盖工业、金融、医疗、农业、交通、电力、智慧城市和营销八大领域,形成《数据要素流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数新网络的科技指数模型推动金融科技贷方案入选。

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要素的流通使用更是数字革命的重点之一,高效地流通使用能显著提升行业产能,明显优化企业效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作为数字经济全新的、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贯穿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部流程,而要想释放数据要素蕴含的价值,就要满足数据流通这一大前提。

“无场景,不交易”。如果脱离了具体应用场景,数据价值将无从谈起,也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流通。

数新网络凭借“金融科技贷”产品入选了《数据要素流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的金融领域典型案例。

数新金融科技贷瞄准市场需求痛点,通过融资场景重构和服务模式变革,以创新的方案,破解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应用场景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群体规模快速增长,但其融资始终是个难题,存在诸多“痛点”:

一是企业资产规模小,企业信息不够透明,信贷获得难。

二是价值难体现,无形资产难以精准评估,信用贷款少。

三是风险溢价大,融资成本高。

2. 解决方案

浙江数新网络有限公司与地市政府、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大数据手段,建设“一站式”地市级科技金融平台。

平台通过对政务数据的挖掘,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发展周期,建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多维度的指标模型,并构建形成科技型企业积分体系和科技指数,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授信流程再造,支持在企业无感知情况下,自动测算专属预授信额度,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全方位汇聚资源,助力科创企业成长。

数新金融科技贷数据模型平台深入挖掘政务数据价值,依托大数据分析、政府数据共享等机制,盘活了公共数据资源,进一步消除政银企信息不对称,减少科技企业的抵押担保。截至目前,总共对接 200 多家企业,为近 200 家科技型企业授信超8亿元,逾期不良率均为零。

数新“金融科技贷”自上线以来,提高了银行审批效率,完善续贷服务,推进实现了更精细化的信贷管理,将持续帮助更多中小科技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