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融合发展之旅——EOD模式

来源: 中国网
2024-01-22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如何通过统筹规划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模式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本文将探索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融合发展,带您了解EOD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实践经验。

EOD模式的基本内涵

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中明确的EOD模式的定义,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EOD模式运行机制图

EOD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生态环境治理纳入开发项目的投入要素,通过提前锁定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收益,将其转化为对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项目投入的反哺,以此来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内涵:

第一是融合 ,即有效推进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的融合,肥瘦搭配。

第二是一体化 ,即一个市场主体统筹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整体项目的投入要素一体化推进,建设运维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

第三是反哺 ,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力争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减少政府资金投资或付费。

E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EOD在国内的发展主要由国家政策引领。从2016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首次提出探索环境治理项目与经营开发项目组合开发模式,2020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到2021年三部门作出《关于同意开展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已有94个项目开启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

EOD模式适用于哪些产业?

EOD模式通常适用于以下产业类型——生态农业、旅游、康养等生态产业开发项目;数字经济、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集聚区开发项目;“光伏+”、生物质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共94个项目的试点名单,关联的产业门类涉及一、二、三产多门类,也可包括园区开发、城市开发等综合开发项目。

生态环境部一、二批EOD项目关联产业方向(单位:个)

总体而言,EOD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关联产业,契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并充分结合区域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的项目。

EOD模式创新性项目解析

EOD模式创新性项目在规划中,怎样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的融合,作到“肥瘦搭配”?2022年至今,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和 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 多个EOD模式创新性项目,并纳入省级EOD模式项目库。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项目案例浅谈一下。

黄山区太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及绿色 转型发展总体策划方案

  项目背景

黄山市黄山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下辖9个镇、5个乡,分别为:甘棠镇、汤口镇、谭家桥镇、太平湖镇、仙源镇、焦村镇、耿城镇、三口镇、乌石镇、新明乡、龙门乡、新华乡、新丰乡、永丰乡。著名风景区黄山、太平湖皆在境内。

  整体思路

借助大黄山格局核心位置,黄山区太平湖流域与黄山风景区构成“双核”,依托已有基础构建一体化EOD项目,完成国家水质良好湖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湖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修复,对接国家、省级EOD入库政策,转化“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腹地核心潜在价值,实现扩绿增长。

服务“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太平湖核心区建设、太平湖生态核心区“扩绿增长”一体化EOD项目总目标,定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太平湖滨湖扩绿增长示范区。

  总体策划方案

根据项目总目标,落实治理要求,保护原真山水,贯通综合廊道,盘活静态资源,建设环湖新城,打造一湖核心,调控产业转型,实现红利转化。

  1、太平湖西南岸带(C环岸带)湖岸带生态修复+原真山水休闲运动:

按照临湖整治要求,修复岸带植被,贯通开放滨湖公共空间;集约化岸带农、林、人居空间,提高土地效能;开发环湖边界内空间、矿山修复后土地,形成可持续运营产业;结合特许经营布局大水面生态养殖、垂钓和其他依托原真山水的滨湖休闲运动产业,打造山水运动业态。

  2、太平湖浦溪河支流上游河流廊道修复+产业扩能增长:

落实浦溪河上游水生态修复,划定必要的河流生态缓冲带,加强河流岸带自净能力,推进污水末端处理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绿色转型、生态溢价变现、山水文旅开发,实现产业扩能升级。

构建“双轴两点三区”空间格局——产业绿色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更新城镇土地界面、棕地生态环境修复、结合风景区开发开展缓冲区建设、开展浦溪河小流域综合生态整治配套工程、建设高品质生态景观观光廊道。

  3、太平湖北岸洙溪河流域流域综合治理+绿色产业融合:

原卧虎高尔夫生态修复,修复岸带受损功能,强化流域生态韧性;优化高山产区交通,道路升级,扩充道路容量;分类开发土地资源,打造一二三产综合示范。

  4、太平湖上游乌石湿地水生态环境修复+高标准山水康养:

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水流域治理,清退高污染低效能产业,严格保护生态安全;合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高标准提升旅游康养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态产区,打造高标准山水康养。

  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以EOD融合机制激发强能级两山转化驱动力、以高标准山水生态修复治理响应黄山市委对“黄山区要策应山上山下联动,打造高水平国际旅游目的地”要求、打造黄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太平湖滨湖扩绿增长示范区的融合发展总体目标,将项目实施方案分为生态治理类(高标准生态环境管控)、关联产业开发类(特色资源产业开发)两大类,包含太平湖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扩绿、太平湖西南C环人湖和谐滨湖扩绿增长、太平湖上游小流域乡村振兴农文旅扩绿增长、太平湖浦溪河沿岸产业园区转型扩绿增长四个子项目。

  2023年,黄山区太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绿色转型发展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纳入省级EOD模式项目库。

小结

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融合发展是可行的。EOD模式创新性项目需在策划中充分挖掘区域现有优势条件,构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格局,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的融合,以及科技创新与环境治理的融合,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推动EOD模式的实践,多多积累项目落地的实战经验,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