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精神,砥砺前行:“空天报国精神传承:中国航空航天科学家故事研习”圆满结题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4-01-23 10:45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4-01-23 10: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青年教师高泽晋承担的中国科协学风传承行动支持项目“空天报国精神传承:中国航空航天科学家故事研习”圆满结题。该项目通过深入访谈老、中、青三代航空航天科研工作者,生动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科学家的科研风貌和空天报国情怀。

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团队联络、邀请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空天领域专家,通过口述访谈、资料采集等方式,真实记录了这些空天领域专家取得卓越工作成绩背后的精神世界和感人故事,最终完成了12篇科学家研习故事、8篇专访提纲和8篇口述访谈原稿的整理,制作了8项时长超过1小时的口述访谈视频,以及1项时长超过10分钟的专访合辑。这些珍贵的资料将成为后人了解空天领域专家学人们感人事迹和精神故事的重要考证依据。

项目实施过程中,人文社科学生与空天领域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到工作坊实践、研讨交流及科学传播等系列活动中,促进了文、理、工学生跨专业沟通,加深了学生们对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理解和热爱,数十名具备良好创作及传播能力的网络宣传员在口述访谈和加工推广等实践教育环节中表现出色,未来将继续参与中国科协下达的网络宣传任务,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传播贡献力量。

项目结题阶段,团队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学风建设方面所积累的典型经验与主要实践方法,深入探讨了学风建设与学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育的内在联系,将其汇编成册,以供高校学风建设参鉴。

中国兵器技术带头人梁俊先生在交流中表示,“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项目团队通过口述访谈和视频记录,将一批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珍贵故事传承下来,这对于后人来说是一份无比宝贵的精神遗产。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青年专家李洪珏老师在交流中表示,“我深受前辈们优良学风的鼓舞和影响,我非常愿意与项目团队交流我的个人历程和科研感受。我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切祖国航空航天事业。”

从细微、感人处探寻中国老、中、青三代航空航天科学家的故事经历,其意义正是在于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祖国空天事业背后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启发、激励更多年轻人为祖国空天事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