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为城市交通保驾护航,智慧互通(IICT)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01-30 10:32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4-01-30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2023年度“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和“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项目主题展于1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凭借AI+交通前沿技术的创新优势,以及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智慧互通(IICT)申报的“智能路网-城市道路交通全息路口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斩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发明创业奖”由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注册的社会力量设奖,旨在鼓励发明创新,促进发明成果、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在全国发明创新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权威性。“发明创业奖”包括项目奖、人物奖、成果奖、创新奖等四个子奖项。有关方面的众多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评奖办法》对2022-2023年度“发明创业奖项目奖”的申报项目进行严格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设立的专项奖,并分别颁发奖牌和证书,其中金奖为本奖项的最高荣誉。

“智能路网-城市道路交通全息路口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基于智慧互通首创的全息路口技术搭建,该技术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等先进的感知技术融合多个移动目标数据源,与路口基础数据、信号控制数据和高精度三维地图数据实现深度融合,使其能精准提取车流参数和交通事件信息,构建高精度的路口四维时空数据,保证了后续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高精度,达到其他现有项目难以实现的效果。

该项目以全息感知一体机、智能人行信号灯等为前端感知设备,充分利用多目雷视融合、人工智能、视频识别等技术,对前端路口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后,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最后汇聚到全息路口管理平台,生成基于单点的、干线的和区域的信控算法和策略,并对路口进行实时控制,形成感-算-控闭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和管理者对城市交通的监管力度,实现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快速处置突发性事件、最大程度保障行人出行安全的显著效果。

“智能路网-城市道路交通全息路口系统研究与应用”研究及项目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截至目前,智慧互通的全息路口相关技术目前已在广州、唐山、张家口、阳朔等多个城市落地实施和应用,共部署206个全息路口。智慧互通的全息路口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场景的覆盖,把红绿灯从传统的“车看灯”转变成“灯看车”,实现精准放行,不浪费1秒钟,大大提升社会效率,降低碳排放。以张家口城市级全息路口人工智能红绿灯项目为例,项目实现了区域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及通行效率的提升,单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干线协调路段通行效率提升20%,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能力的升级,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智能路网作为我国城市AI+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产业方向,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600亿元。智慧互通(IICT)将继续加大在智能路网领域的研发投入,立足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聚焦前沿技术开发,持续引领和推动智能路网行业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