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南 聚前沿 清华师生共赴四川探寻大国重器 感悟强国力量

来源:中国网    2024-01-31 14:09
来源: 中国网
2024-01-31 14: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向西南 聚前沿 清华师生共赴四川探寻大国重器 感悟强国力量

2024年1月21日至25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感悟新质生产力,青春聚力现代化”为主题,派出由2名老师、20名学生组成的“核力笃行”寒假实践支队赴四川成都、绵阳,前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企事业单位,探索党的二十大聚焦的关键行业发展前沿趋势,亲身感受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新进程,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实践支队在中国两弹城邓稼先故居合影(文彦龙摄)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支队成员们学习了邓稼先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催人奋进、感动山河的的动人故事,“强我军威,壮我国威”的光辉历史,和用青春凝练的划时代意义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支队成员们了解到以“产品如人品”为理念的中国战斗机“心脏手术师”在攻关难题背后的缜密规划与艰辛付出,深刻认识到何为“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的工匠精神;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支队成员们学习了磁约束聚变研究装置的研发历程,实地参观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感受“国之重器”的力量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精神;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支队成员们了解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发展历程,聆听了彭士禄院士“深潜”一生的感人事迹,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核动力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和“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

 

实践支队在航空博览园合影(文彦龙摄)

本次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了支队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使大家更理解了清华人“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择业就业观,支队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要将个人发展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吴海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